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企业战略-自生能力和国企改革

企业战略-自生能力和国企改革_第1页
1/10
企业战略-自生能力和国企改革_第2页
2/10
企业战略-自生能力和国企改革_第3页
3/10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文档资源★★★ 自从 1978 年以来,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开展方面的成就,堪称奇迹。展望未来,中国增长的潜力还很大;反观现实,中国的改革还远远没有获得最后的成功。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中国经济改革面临的最为急迫和重要的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中国参加 WTO 之后,国家对于国有企业的各种保护将渐次取消。假如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那么,处境会更加艰难。而且还会影响其他方方面面的改革。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急迫性与重要性,可以说已经达成广泛的共识。一言以蔽之,国有企业改革一招棋活,那么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全盘皆活;而国有企业改革不成功,那么整个经济改革的许多方面就会处于被动局面〔林毅夫1999〕。 一、引言:提高自生能力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 回忆 20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进程,我国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上所下的功夫可说是最大。理论界的讨论、讨论也最深化,提出的各种政策建议也最多,从早期的放权让利、承包制到现在的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债转股改革等等,可以说,除了直截了当的私有化尚未实行外,各种可能的改革措施都已经尝试过了。从点上来看,这些改革确实也产生了一些效果,涌现了像长虹、海尔、联想等非常有竞争力的国有企业,但是从面上讲,相当大比例的国有企业处境越来越艰难。有些学者认为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是产权改革还不彻底,预算约束尚未硬化所致。但从东欧和前苏联的经验来看,它们的国有企业都已经私有化了然而,根据 1996 年世界银行?世界开展报告?的讨论,在这些私有化了的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情形并未消除,而且还更为恶化,因此,国有企业的问题应该有比产权更为根本的症结。 令人堪忧的是,由于对过去改革不成功的原因认识不清,导致了对未来改革方向的不正确把握。当前许多流行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建议中,表现出了脱离国情、贪大图新求洋的倾向。例如,有的主张认为,中国企业规模小,无力参加国际竞争,所以应该倾力组建大的企业集团;再如,有的政策建议认为,中国的企业技术水平低下,所以应该开发具有国际水平的设备、生产线和工艺技术。这些政策建议的出发点是好的,外表上看起来似乎有道理,容易为人们所接受;而且改革以来的诸多方案设计实际上一直受到这种思路的左右。然而到目前为止,实践却一再证明任何脱离国情的国有企业改革措施,都是缘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企业战略-自生能力和国企改革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