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与协调能力的提升》、单项选择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2 分)1.(A)是表明人们对某件事的基本态度,一般与一定的身份相联系,超越身份胡乱表态,是不负责的表现,是无效的。A、表态B、决策C、决定D、表明 2•人际交往关系形成的基础是(A)A、利益B、生理需要C、社会需要D、沟通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包含的道德含义是(B)A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B 需要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优秀道德思想C 别人有别人的长处D 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沟通的基本原则的一项是(B)。A、针对原则B、公平原则C、及时原则D、合作原则8(D)不能预防潜在冲5•人们的行为是受(A)支配的A 心理B 文化C 性格D 情绪 6•遵守信息适度、信息真实、内容贴切、方式简明的规则是沟通原则中的(B)A 针对原则B 合作原则C 及时原则D 择机原则7•由一方发出的管理、指挥、指导、劝告、教育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尊敬、服从等反应是(A)A 求援——帮助B 同意温和C 帮助——接受D 管理一一服从A 减少相处的时间B 进行思想政治工作C 明确工作职责D 公平合理 9•关于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D)A 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弱化,社会权威结构失衡是引发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导火索B 部分干部的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是目前突发性群体事件产生的体制性根源C 各种具体的利益冲突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弱化,社会权威结构失衡,部分干部的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是突发性群体事件发生的政治因素D 社会转型引发的矛盾是突发性群体事件产生的基础性根源10. 所谓(B),就是存在于人头脑中的认知框架。A、行动定式B、思维定式C、经验定式厂 D、学习定式11. 由利益冲突引发的突发性群体事件不包括(D)A 因征地搬迁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B 因企业经营亏损、破产、转制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C 对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不满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D 环境污染和环境发展不和谐事件12. 从协调的内容性质来看,协调可以分为(D)。A、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B、认知性协调和利益性协调C、对人的协调和对事的协调厂 D、维持式协调和应变式协调13.“下级服从上级”,因此(A)•A 要贯彻执行上级的决定B 坚持自己的意见C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厂 D 绝对服从上级任何决定 14•所谓(C)过程,就是人脑反映客观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过程。A、问道B、学习C、认识D、领会 15•让自己的想法成为上级的是指(C)A 直接点破上级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