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何春毅武术操水平一(一年级)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主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技术技能,提高学习的专注性和模仿能力,引导学生们在武术学习中体验主动参与和获得成功的乐趣。二、教学目标:运动参与:熟练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和五种步型。运动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知道各节操的名称。身体健康:通过学习,体会武术的韵味,体验习武的乐趣。心理健康:通过学习,初步懂得习武对身体的好处。社会适应:学生能要求自己认真练习,能积极主动学习。三、教材分析:水平一武术操教学,是一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的学习内容,也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通过学习简单的武术基础知识,掌握一些简单的武术组合动作,体验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对增强体质,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都有重要意义。武术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柔韧性、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弹性,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优良品质,朝气蓬勃、刻苦耐劳的精神和民族自尊意识。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初学武术操很感兴趣,模仿性强,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特别是边打边喊似少林功夫,练起来很带劲。由于是初学武术,所以要先掌握好基本的手型动作和步型动作,然后再学完整的武术操,这样学生容易学会。一年级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又是也不够集中,反应能力也较弱,特别是手型动作变换经常不够准确,比如手掌的动作要求四指立起而不是平举,拇指弯曲而不是立起。教7师在教学重要注意提示学生纠正错误的手型动作,为学好整套武术操打好基础。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手型变换准确;步型到位,动作有力。难点:手掌的动作;弓步变仆步准确到位。六、组织教学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专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2、在武术操教学中主要采用示范和学生模仿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武术手型、步型动作以及组合动作,提高学习武术的兴趣。3、通过学生自主练习、比赛练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争强好胜心理。七、教学安全:1、做好课前和课中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2、做好准备活动,避免身体受伤。3、练习时,注意练习距离和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