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剪枝的学问 教学设计VIP免费

剪枝的学问   教学设计_第1页
1/3
剪枝的学问   教学设计_第2页
2/3
剪枝的学问   教学设计_第3页
3/3
课题(教学内容)剪枝的学问第2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挥、舞、夺、熟、娃、蛋、禁、番、靠”,理解本课的生字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王大伯说的那番话。3.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4.去品读文中人物的对话,细细感悟: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哲理。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王大伯说的那番话。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准备挂图小黑板板书设计剪枝的学问剪枝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花开热切盼望结桃又惊又喜达标检测题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修改记录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剪枝的学问》。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一共几次进桃园?各在什么季节?(“我”一共三次进桃园,分别在“冬季”、“春天”、“夏天”)二、感知课文1.师提问让生思考:“我”三次进桃园,心情各有不同,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出表示“我”心理活动的词语,用横线画下来并把整个句子好好读读。2.讨论交流:(1)第一次比较复杂,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示“我”的心情?(板书: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2)第二次进桃园呢?(盼望)(3)老师启发:如果我们也跟上面一致,该在“盼望”前边加上一个什么词?(板书:热切盼望)(4)我第三次进讨园呢?(板书:又惊又喜)三、细读课文,品味重点词句1.师生共同探究“满怀好奇”。(1)“我”进桃园为什么好奇呢?结合词语理解“远近闻名”(2)还能从哪里也能看出王大伯是个种桃能手?2.把这一段的意思说给大家听听。3.共同探究“一脸疑惑”。(1)“我”满怀好奇地进入桃园,为什么转眼间“一脸疑惑”了呢?谁来做一做“一脸疑惑”的样子?请学生表演,帮助理解词义。(2)指导朗读。谁来把“我”的一脸疑惑读出来?试一试,读出来。(齐读)4.探究讨论“将信将疑”。(1)对于“我”的一脸疑惑,着急发问:王大伯是怎么做的?(王大伯给我讲了剪枝的学问)(2)出示王大伯的话,指导理解:从王大伯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剪掉了什么样的枝条?为什么剪掉它?(3)体会“疯长”的意思。思考:枝条疯长了会有什么后果?这些粗壮的枝条该不该剪?(4)王大伯的话有几层意思?一点一点来描述。(5)再读王大伯的话,体会我的“将信将疑”。(6)练习朗读王大伯的话,要让我们听了之后都相信你剪枝剪得有学问。5.探究学习“热切盼望、又惊又喜”。(1)学生朗读段落,并思考:第二次进桃园,我的怀疑还存在吗?“我”看到了什么?(2)小组朗读,其余思考、想象:听了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什么?(听朗读,交流、评议)(3)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春天的美丽。(4)播放美妙的音乐,放松身心,闭上眼睛,思考:你们好象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6)当“我”第三次走进桃园时,看到王大伯的桃园有什么特色?(提示:桃子又多又大,桃园丰收了)借此理解“又惊又喜”。问:“惊”什么?“喜”什么?(7)思考、与小组讨论交流:这时我对王大伯剪掉疯长的枝条的做法还将信将疑吗?得出结论:看来王大伯剪枝剪得确实有道理啊!6.问:通过理解,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用自己或书上的话来说一说。四、拓展,深化认识1.拓展:下面的事件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呢?用心去品析一下。2.例:兵不在多,而在精。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五.拓展作业总结:在我们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现象,哪些事物中隐含着这样的道理?请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做到资源的共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剪枝的学问 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