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感受乡下生活的美好。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针对自己喜欢的景物谈体会,积累好词佳句。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下列词语。独特装饰率领揭示和谐催眠2.试用以上词语串讲课文主要内容二.学1-2自然段。1.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后体会,积累。①学生甲:我最欣赏第一句:A:体会:这一句写出乡下人家的勤劳,而这勤劳既创造了美丽,又创造了富足的生活。B:展开想象:瓜藤爬上屋项,绿荫覆盖,花开烂漫,花谢结瓜,摘瓜成菜,乡下人家的生活多么美好。C:这就是作者说的:“不论什么时候……迷人的风景”。D:打出“虽然……但是……”体会“虽然……但是……是转折句,写出了乡下人家虽然小而简但勤劳快乐。这样自给自足的生活,这样纯朴的风景,大家喜欢么,一起走进乡下人家,表情齐读本句。②学生乙:我喜欢第二句。A:体会:作者用重叠词形容景物,(藤和叶)写出乡下人家的美好。③学生丙:我欣赏第三句。A:体会:作者采用了比较手法,将乡村与城市进行比较,写出了乡下人家的朴素美好。(1)青红瓜,碧绿叶;(2)一对狮子或大旗杆。B、(1)句写出乡下人家的自然朴素,(2)句写出了城市的威严冷漠。(对比)C、师:这么美丽,可爱的乡下人家,大家向往么?请带着向往之情齐读本段。2.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①学生甲:我喜欢第一句。②展开想象,写出农家风景的美丽。③从种花感受到对家生活的热爱。④探究“朴素中带有几华丽”是否矛盾。(乡村的风光本来是朴素的,但鲜花的开放却使之增添了许多明丽的色彩,所以说朴素中带有几分华丽。)⑤师:这样热爱生活的人家,你向往么?齐读本句。⑥学生乙:喜欢2和3两句。A:竹子、竹笋体现了农家的勤劳生机。B:拟人手法的运用。(探出头来)C:大家想去看看么,那么请带着赞美齐读本段。⑦小结:1、2自然段写了农家种植的瓜、花、竹,这一切自然、朴素的景物如诗如画,令人神往,那其它的呢?我们继续学习。三,学习第3、4自然段1.作者是怎样写乡下的鸡鸭?请画出来,读读,讲讲。(1)母亲:“从他们的房前屋后……在竹林中觅食”。①“率领”是拟人手法。②“肯定”是强调乡下人养鸡很普遍。(2)雄鸡:“或是瞧见耸着尾巴……走来走去。”①写出雄鸡的神气。②“大踏步走来走去”是拟人。(3)鸭子:(第四自然段)2.这样的生活我们怎样归纳并加以形容。乡下人家{鸡觅食、鸭戏水}宁静详和3.表情朗读。4.小结。四、学习5、6自然段。1.自主朗读,找出喜欢的句段欣赏。2.学生甲“喜欢第五自然段,既写了事又写景,乡下生活十分美好。(1)我们一起想象夕阳西下的美好情景。齐读第5段。3.学生乙,喜欢第6自然段,本段采用比喻手法描写歌声优美。4.这两个自然段写的是乡下人家的夜生活。五、表情朗读全文。六、小结课文诗一般的语调向我描绘了乡下人家的优美舒适,让我们尽情享受乡下的纯朴、安宁、快乐,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七、板书21.乡下人家八、作业:1,积累好句段。2.用“不论……不论”说一段话。{植物{瓜架}花竹动物{鸡鸭夜晚{门前吃饭听歌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