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心理学》导言艺术心理学产生于心理学与艺术学的结合。这两门学科的联姻,并非始于今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经历了一个悠久的艺术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这一历史的源头可以追溯至艺术现象产生之时。比较而言,西方艺术心理学的独立与发展过程要早于中国。虽然中国古代有着非常丰富与先进的艺术心理学思想,但是,作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的现代中国艺术心理学,是在吸取与借鉴了许多国外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才逐步建立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由于世界古代(尤其是上古时期)文化的发展是在东西方两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进行的,表现为各自不同的研究特点,并影响至今。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也许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最广泛涉及的主题,因为,其实人的生活首先也是由人的心理和行为支撑的。人们常常会有这样的问题,如人的感觉是怎么工作的?(我为什么会这样认为?);人如何在信息加工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和决策?(我为什么会这样做?);人那么有“个性”是怎么回事?人的所有行为都是有动机的吗?(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的最终目的都可归因为“性”。)人只要有意识存在,就有心理学问题的存在。有人总结,世界有三大谜:物质起源之谜;生命起源之谜;意识起源之谜。二、近代科学心理学的产生科学心理学1879年产生于德国,到20世纪中叶,心理学研究的中心转移到了美国。我国近代的心理学研究起步不算晚,1900年在京师大学堂就已开设了《心理学概论》的课程。三、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关键词:科学的、行为、个体、心理)心理学的目标:描述发生中的事;解释发生中的事(为什么会,动机);预测将要发生的事(以预测的结果来决定接下来的行为);控制发生的事(对许多心理学家来说,控制是核心的,最激励人心的目标)四、心理学与艺术艺术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活动决定的,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一定有他独特的个性,而个性就是不同于他人的心理活动和意识。历史上的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卡拉瓦乔,莫奈,雷诺阿,凡高,高更。第一章西方艺术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西方艺术心理学的产生西方艺术心理学与哲学、美学、艺术学同源。古希腊、古罗马关于文艺学、美学的观点产生中都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心理学思想,是艺术心理学的萌芽阶段。第一节艺术心理学的萌芽一、古希腊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末、以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为代表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约公元前580年~约前500年)从其“数”的原则统治宇宙一切的基本观点出发,提出了“美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与适当的比例”的艺术形式心理学思想,并由此提出了大、小宇宙的概念,大宇宙即天体,小宇宙是人体,两者都是受“数的和谐”原则统治着,两者相互影响,一旦人体的内在和谐与天体的外在和谐相契合,就进入到了欣赏状态。他们还把这一思想运用到音乐美学的研究,认为音乐的节奏和音调的高低取决于一定的数量关系,而且它们所形成的音乐风格会引发欣赏着不同的心理反应。这是我们见到的比较早的关于创作心理和欣赏心理思想阐释了。(一)创作心理德谟克利特:强调文艺创作的对象是社会中生活着的人,而且应当是道德意义上的好人。不仅如此,他还十分强调对艺术家的主观条件和作品效果的研究,提出了“追求和创造美是一种神圣心灵的标志”苏格拉底:“一座雕像应该通过形式表现出心理活动”。强调艺术创作要能够刻画出人物的“情感”“神色”等。他还最早提出了创作中的典型化问题。柏拉图:灵感是灵魂在迷狂状态中对于天国或上界事物难得的回忆和观照,没有这种诗神的迷狂,无论是谁,都将永远站在诗歌的门外。亚里斯多德:文艺是模仿的艺术,它模仿的对象是人的真实生活,亦即人在生活中的行为、遭遇和感受;艺术的模仿不是再现对象,而是要创造;关于悲剧。以模仿理论为基础,对悲剧的概念、功能和创作做了详尽的论述。关于悲剧的概念,他认为:悲剧是对好人的严肃行动的模仿,其主要功能则是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悲剧创作就要讲究情节、布局和制造矛盾冲突,而这一切又都离不开人物的行动,行动又总是表现着人物的性格并且要受其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