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导言》解读指要 陈惠芳 《〈物种起源〉导言》是一篇极具特色的文章。若要很好地体现教学意图,就必须认真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几个问题 (一)关于学习重点。《〈物种起源〉导言》一文比较艰深,阅读难度很大。一是因为这种文体学生比较陌生,二是内容与学生目前的认识水平有较大距离,三是文章结构及语言表述与传统的中文表述形式有很大区别。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这样一篇纯学术文章读懂弄通,课文前面的“学习重点”是把有力的钥匙。如果不考虑“学习重点”的要求,本文的阅读过程将是开放的,内容将覆盖全篇,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将会重叠累加。如果针对“学习重点”来阅读,那么阅读内容就会减少,目标就变得单一,难度随之大大降低。 本文的学习重点有两点,一、筛选主要观点;二、筛选关键语句。依据这两点要求,本文的阅读内容就可先定位在有关阐述“主要观点”的这一部分内容上,这些内容是主要信息,其他的内容,如第一至第三段,可视为次要信息内容部分,暂时忽略不计。 在确定阅读重点之后,还要进一步明确“筛选主要观点”的对象:是《物种起源》的 ,还是“导言”的? 仔细阅读原文,再参看课后练习,可以确定是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主要观点。那么学习重点的第二点“筛选关键语句”,就一定是筛选有关阐释物种起源问题的重要语句了。 明确了“学习重点”,本文的阅读就不必拖泥带水。主要内容即可“锁定”在文章第四至第七自然段了。 (二)关于阅读方法。根据“学习重点”的要求,本文的学习过程不是做一般性的阅读分析,而是进行“筛选性阅读”。因此在阅读方法上也要有所改变。 一般性阅读常常着眼于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筛选性阅读则是根据阅读目的,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着眼于文章某一部分的把握。能够辨别文章中的各种信息,从中确定阅读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是筛选性阅读的第一步工作。比如本文,首先依据学习重点来确定阅读任务——筛选出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观点,至于其他内容,诸如写作过程、资料来源等等,暂可不作全面了解。但是,即使已经明确了阅读范围,还要进一步对信息作层层筛选和确定,以达到准确合理地反映阅读目的,这是第二步工作。所需的阅读信息在文章中有时是显性地存在,如文体一般决定了有关重要语句的表达方式,它会出现在文中的什么位置等等,有时是隐性地存在,或与其他内容交织在一起,或以一般的句式表述,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些我们都要细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