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辉《伤寒论》的三部六证九治法导读当我第一次读到刘绍武先生的三部六病学说的时候,的确“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因为这个理论体系,和胡希恕先生的理论体系惊人地相似。后来,我又发现,其实“以八纲(气血)解六经”还有很多伤寒学家不约而同、殊途同归地发现并实践。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图为刘绍武老先生(),山西省襄垣县人,三部六病学说创始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伤寒论》的三部六证九治法马文辉,教授,主任医师。年师从首届全国名老中医刘绍武老先生,开始三部六病学说的理论和临床研究。现任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三部六病研究室主任,山西省中医药学会三部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各位老师、各位前辈、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叫《伤寒论三部六证九治法》,然后还有一篇论文叫《伤寒论的人体系统解剖思想》。这次汇报是把两篇合在一起,我挑其中的一些内容来讲。、三部。首先,我们中医目前有一个普遍错误的认识,就是说中医重功能轻结构,也就是说中医的脏腑讲的是功能的脏腑,而不是解剖的脏腑。我从《伤寒论》的角度来解读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中医不是没有解剖,中医的脏腑不是功能脏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解剖结构系统。《伤寒论》把人体解剖结构给我们分为三大系统。大家都知道提到《伤寒论》的时候,会提到表、里、半表半里,这就是一个结构概念,也是一个系统概念,它不是一个功能概念,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体的解剖系统学。因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年以前,张仲景对人体已经具备非常完整的人体解剖系统学的这样一个结构思想,而不是我们今天大家说的中医是功能的,而不是结构的这样一个观点。、“三极之道”。我讲第二个个人的概念:张仲景的人体表、里、半表半里三部的解剖结构思想,来源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分为三”,就是“三才”思想的一个人体演化。《道德经》里面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分为三的思想,是我们传统中国文化里面的基本思想。在《周易》里边有两个道,一个道就是阴阳之道,也就是“一阴一阳之为道”,《内经》里面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生杀之本始,变化之父母,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因此,把阴阳学说作为我们中医的一个基本的道提出来。在《周易》里面还有一个道是“三才之道”,也就是“三极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一个基本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