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社会学》知识汇总VIP免费

《教育社会学》知识汇总_第1页
1/6
《教育社会学》知识汇总_第2页
2/6
《教育社会学》知识汇总_第3页
3/6
《教育社会学》知识汇总1.1917年出版的美国第一本教育社会学教材的是史密斯的《教育社会学导论》。2.1947年,教育社会学家布朗出版了《教育社会学》。3.涂尔干,又译迪尔凯姆。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03年发表论文《教育与社会学》。人们普遍认为,在教育社会学还没有制度化之前,涂尔干是教育社会学学科的真正创始人。4.一般认为,作为系统和专门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5.1883年,沃德在《动态社会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社会学”概念。6.一门学科独立或制度化的标志是在大学开设专门的讲座、有专业化的学会组织和有公开出版的专业性的书报期刊。7.帕森斯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社会化。8.教育社会学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与核心主题是现代性。9.当代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是舒尔茨。10.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11.梅塞尔认为精英是一个与其人数相比特别有权发号施令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有着三个核心要素:群体意识;凝聚力;共谋。12.鲍尔斯和金提斯两人透过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剖析,看清了美国教育制造神话的目的,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学校教育是应社会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再生产”和“符应”机构。13.在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文化的功能,一个是社会化功能,另一个是“选择”与“分配”功能。14.伯恩斯坦认为存在着两种语言代码,即精密型代码与封闭型代码。15.教育变革作为相对独立领域的研究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16.在社会学冲突范式下对教育变革解释的理论有: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文艺复兴理论、空想主义或无政府主义。17.各种解释学范式下的研究都采取了典型的人种学方法论的变式。其基本原理是以人类行为的两个假设为基础的:其一,自然主义生态学假设。其二,“质”的现象学假设。18.从文化层次研究教育变革动因的主要理论有:文化社会学、民俗方法论、符号互动论以及激进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如文化再生产理论和文化资本理论。19.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类型是诱发型。20.中国近代第一位实证论者是严复。21.20世纪20年代我国职业教育思潮的主要倡导者是黄炎培。22.美国教育社会学学会成立于1923年。23.以帕森斯和墨顿为代表的理论对教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理论是“结构-功能主义”。24.冲突理论发端于马克思。形成于20世纪中期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和齐美尔。25.经济学家试图证明教育能促进社会变迁的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26.国外社会学者开展社会分层研究的方法有:客观方法、主观方法、声望方法。27.教育社会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三种研究途径,即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历史及体制的研究方法。28.向戴维斯-穆尔分层理论首先提出挑战的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图明。29.符号互动论的创立人是米德。30.帕森斯对社会的研究发展了一种理论模式,称为“交换模式”。31.教育社会学核心主题的延伸与反思是“后现代性”。32.认为由于职业模式的变化,带来了教育系统的新趋势——教育扩张和文凭贬值的理论是技术-功能论。33.从外显的、积极的功能研究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给决策部门提供信心支持,使决策称为可能的维度是显-正功能。34.从中国实际情况来看,社会可以分为三个阶层,包括总体性精英阶层、贫困阶层或需救济阶层和工薪阶层。35.在对反学校文化的研究中,最有影响的是威利斯的民俗学研究。36.从传统教育社会学对于教育变革动因的研究来看,存在着两大范式,即冲突范式和平衡范式。37.用冲突范式研究教育变革动因主要从两个层次进行,一个是观念层次,一个是实践层次。38.中华职教社成立于1917年5月7日。39.中国乡村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梁漱溟是晏阳初。40.提出“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学者是布迪厄。41.伯恩斯坦提出的两种语言代码是精密型代码和封闭型代码。42.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第一个反应模式是洋务运动,第二个是戊戌维新运动,第三个是辛亥革命,第四个是新文化运动。43.中华职教社成立于1917年5月6日。44.首次把教育社会学纳入到“教育科学”名义下的学者是涂尔干。45.最早将教育社会学制度化的国家是美国。46.教育社会学在美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育社会学》知识汇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