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原理》 开放性综合实验指导书 天津大学材料学院 2 0 0 3 年 2 月 前 言 材料成型原理是高等学校原焊接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专业改革以后的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围绕着焊接接头的形成过程、从焊接传热,焊接材料,熔池凝固,焊缝及热影响区组织性能和焊接裂纹等各个角度论述了非平衡条件下热与材料间的交互作用过程(即化学冶金和物理冶金过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该课程教学大纲中安排的教学实验“焊条的配制”,“焊缝中的气孔及焊条工艺性能的鉴定”’、“焊接热循环测试”、“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测定”,“焊接接头的金相分析”,“焊接接头的硬度实验”也是围绕着焊接接头形成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和现象而设置的,因而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为适应目前教学改革面向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需要,强化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锻炼,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认知的系统性,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依据大纲所规定的实验内容的特点,进行从传统的分散的示范性实验向系统的开放性实验的改革,改变以往实验以教师示范为主的做法,让学生自己去做,老师只负责提出实验要求,教授主要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提供实验条件,验收实验报告,一切实验过程包括焊条配方设计,施焊,工艺性能评价,焊缝及热影响区组织性能分析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参照实验指导书独立完成,最后写出系统完整的实验报告。 焊接冶金开放性综合实验主要包括六部分内容: 1 .焊条设计与制造 2 .焊条工艺性能评价 3 . 焊接热循环测试分析 4 .熔敷金属中扩散氢的测定 5 .焊接接头的金相分析 6 .焊接接头的硬度测定 材料成型原理实验要求 一、给出设计的配方,并写出设计思想,分析主要物质的作用。 二、计算出焊条配方的化学成分,焊条的酸碱度。 三、设计的烘干规范。 四、确定焊接规范,观察并记录焊条的工艺性能,综合评定自制焊条工艺性能的优劣,分析药皮成分及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条工艺性能的影响。 五、学习焊接热循环的测方法,记录不同条件下的焊接热循环曲线。 六、学习扩散氢测定方法,记录焊条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 七、观察金相组织,画出焊缝及热影响区各区段组织变化示意图,标出组织及其特征。 八、记录显微组织硬度值,以及自制焊条试件整个焊缝上的硬度,绘制硬度分布曲线图,分析组织与硬度的关系。 九、根据工艺性能、扩散氢含量、金相组织及硬度分布综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