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新特征

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新特征_第1页
1/5
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新特征_第2页
2/5
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新特征_第3页
3/5
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新特征摘要: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教育已成为社会治理的一个重点方向,网络的普及、自媒体的发展,促使意识形态教育出现了新的特征,认识这些新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一、主体社会化网络是一个开放、共享的空间,在网络中人人都拥有发声的权利,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彼此之间的交流。网络的出现大大促进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微观角度来看,按照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教育主体一般是学校老师或者主流媒体,而网络的出现给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人人都可以成为意识形态的教育者。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在网络空间中传播意识形态的主体,不仅有传统意识形态的教育者,还有社会中从事其他工作的社会大众。这种情况的出现,足以说明意识形态的教育者已经实现了社会化。例如,微博、贴吧、抖音、快手、B 站等软件上的很多用户,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社会大众普及知识,这些也都实现了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从宏观角度来看,网络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全球以网络为媒介将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联系在了一起,单从从网络的角度来看,整个世界就成为了一个“地球村”,国内和国际的人们通过网络互相交流,获取信息,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实际上,无论是网络上的意识形态教育者,还是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者都需要通过网络这个工具来搜集资料,进而转变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所以,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安,网络实现了意识形态教育主体的社会化。二、客体主体化互联网引入我国一段时间之后,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模式在高校实行起来。最早的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形式之一是校园红色网站。1998 年末,清华大学最早着手这方面的工作,由清华大学的学子自发创立了“清华大学学生红色网站”正式开始运行,该网站的创立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这也成为高校开展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开端。该网站的创立是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成功实践,之后的一段时间其他高校也开始探索极具本校特色的网络阵地,其中较为出名的就有北京大学的“红旗在线”、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工作”等。校园红色网站的创立说明了高校学子不再只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客体,他们正在实现从教育客体向教育主体的转变。这是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客体主体化的表现之一。其次,90 后、00 后是最早接受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群体,他们深受校园红色网站等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三观。这批随着互联网成长长大的孩子更善于用网络来交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新特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