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县节能与减排调研报告VIP免费

全县节能与减排调研报告_第1页
1/4
全县节能与减排调研报告_第2页
2/4
全县节能与减排调研报告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早在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年规划纲要》中,已明确提出“”时期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日前,国务院批转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总局分别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与减排统计指标、监测、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和办法,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强节能与减排工作,对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节能与减排工作内涵丰富、责任重大、涉及面广、实施难度大而又势在必行。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目前这两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而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计划,稳步推进节能与减排工作。一、我县节能与减排工作进展情况随着节能与减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已开始认识到开展节能与减排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保康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人民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县切实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走节能减排的科学发展之路,节能与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县目前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与国家要求相比仍然偏高。据县统计局的调查显示,年我县全社会用电量高达万千瓦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高达2.65吨标煤;主要污染物工业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309吨;工业废水排放量高达481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仍然为0,节能与减排工作任重道远。二、目前我县节能与减排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第1页共4页第一,认识上存在三个误区。一是把节能与减排混为一谈,当作一回事看待。节能是指降低煤炭、石油、天然气、电等能源消耗,包括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和降低单位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涵盖了一、二、三次产业各方面、各领域节能;减排是指减少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cod)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包括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单位生产总值的污染物排放量。从两者的联系来看,节约能源在客观上起到了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的效果,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也有力促进了能源的节约利用,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二是认为节能与减排只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事情。固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在生产中消耗的能源相对较多,排放的污染物数量相对较大,对开展节能与减排工作负有十分重大的责任;而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小型企业、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个体工商户、自然人等社会主体,虽然耗能较低、污染物排放较少,但因其数量非常庞大,如果不注意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块煤、一升油、少扔一袋垃圾、少排一吨废水做起,一年下来总的能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也相当巨大,这些社会主体对节能与减排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环保总局在下发的《主要污染物减排统计办法》中,就规定南方城市人均化学需氧量(cod)排放系数为90克/人·日。三是认为节能与减排只是工业领域的事。工业尤其是生产磷化、水泥、肥料等产品的企业确实面临着节能与减排的紧迫任务,但农业、建筑业、采掘业、服务业也同样离不开能源消耗,同样也不能避免污染物的排放。从现行考核体系看,节能包括了一、二、三次产业,仅仅靠工业节能,农业、建筑业、三产业不节能,我县要想完成单位gdp节能目标完全没有可能。如果仅靠工业领域来开展这项工作,既不完整,也不能完成国家制定的节能与减排的工作目标。第二,节能与减排的措施和制度不完善。一是没有成立开展这项工作的领导机构。在国务院已成立节能与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工作职责、省市政府十分重视节能与减排工作、我县节能与减排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目前全县还没有成立节能与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没有组织开展这项工作的专门力量,不能有效组织、协调全县节能与减排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没有出台第2页共4页节能与减排的奖惩办法和年度工作计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全县节能与减排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