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虫害防治-病理部分 第 四 章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林木的抗病性 第一节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一、病原物的寄生性 生物在营养方式上可划分为自养与异养两个类型。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都是异养生物。 病原物在异养生活中,又可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营养方式。 ●寄生:从活有机体上吸取养分称为寄生。 ●腐生:从死的有机体或其他无生命的物质上吸取养分则称为腐生。 ●寄生性: 是指寄生物自活有机体上获取营养物质的能力。根据寄生物寄生性的强弱,可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活养生物 (严格寄生物) ⑴、概念:只能从活的有机体中吸取营养物质,而不能在无生命的物体上生长发育。 ⑵、特点 : ①寄生性最强,当寄主植物死亡后,它们就停止生长发育,甚至死亡。② 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复杂严格。③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上很难培养。 ⑶、常见种类锈菌:白粉菌、霜霉菌、病毒、类菌原体、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2、半活养生物(兼性腐生物) ⑴ 概念:以营寄生活为主,但也具有一定的腐生能力 ⑵ 特点: ①寄生性强 、②可以以腐生方式维持一段时间的生活。 ⑶ 常见种类:外担子菌、外子囊菌以及许多叶斑病菌 3、死养生物(弱寄生物、兼性寄生物) ⑴、概念:通常以营腐生生活为主,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兼营寄生生活。 ⑵、特点:① 侵入活体植物时需有伤口或皮孔 ② 在植物体内营腐生生活为主 ③ 易于人工培养 ⑶、常见种类 : 丝核菌、齐整小核菌、黑腐皮壳属、葡萄座腔菌。 4 、死养生物(弱寄生物、兼性寄生物) (1) 概念: 只能以各种死的有机物为营养来源,不能侵害活的有机体,专营腐生生活。 (2) 特点:①不能侵染活的有机体。②在自然界中,对赖以生存的有机体有一定的选择性。 (3) 常见种类 :蘑菇、马勃、木腐菌 二、病原物的致病性 1、概念: 致病性或致病力是指病原物对寄主的毒害能力。 2 致病原因 ⑴ 病原物是如何进入植物及细胞内部的? 真菌菌丝顶端先膨大,形成侵染胞,由侵染胞分泌多种酶,对细胞细胞壁进行降解,这个过程需要有适宜侵入的环境条件(水分、温度等)及植物本身结构。 ⑵ 病原物是如何导致树木发病的?①掠夺营养 ②分泌毒素: 浓度很低,致病能力很强,主要是改变寄主组织细胞的渗透性,干扰正常的新陈代谢。③病原菌产生或诱发产生植物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等。 三、寄生性和致病性的变异 1 一般具有相当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