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言﹒会意——荡起句子教学的“双桨” ——《棉花姑娘》第一课时教学案例设计 【案例背景】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字词教学,但句子的教学也不容忽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受到年龄、课外阅读量、朗读等多方面因素的约束和限制,使得他们对句子的掌握和理解不可能像中高段的学生那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读中悟情,读中喻理;而且低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很弱,使得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花很多精力在教学的设计和引导上,让他们慢慢向句子靠近,逐渐去理解、体会、积累和运用句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 直 观 的教学手 段,创 设丰 富多才 的教学情境 。”一年级学生有 意注意虽 然 在发 展 ,但无 意注意仍 然 占 优 势 ,他们注意力不稳 定 、不持 久 ,容易 被 新 鲜 的刺 激 所 吸 引,受兴 趣 和情绪 所 支 配 。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创 设丰 富 的教学情境 ,采 用形 式 多样的方式 复 现 生字,运用活泼 生动 的评 价 指 导朗读。 《棉花姑娘》是人 教版 小 学语文一年级下 册 第 3 0 课课文。课文以 童话 的形 式 ,寓 科 学常 识于生动 形 象 的故 事 中,通 过 棉花姑娘请 求燕 子、啄 木 鸟 等给自 己 治 病 的故 事 ,告 诉 我们燕 子、啄 木 鸟 、青 蛙 和七 星 瓢 虫 分别 吃 什 么 害 虫 的科 学常 识。语言符 合 儿童特 点 ,对学生了解科 学知 识有 较 强 的启 发 作用。在教学中创 设情境 ,着 重指 导学生个 性 化 的朗读,通 过 不同角 色 的扮 演 让学生了 解各 种 益 虫 和益 鸟 的不同作用,重体验,轻 说 教,从 而激 发 学生对学习科 学知 识的兴 趣 。 【案例描 述 与 分析 】 教学目 标: 1 . 通 读全 文,学习 生字。 2 . 学习 棉花姑娘请 燕 子、啄 木 鸟 和青 蛙 治 病 的故 事 ,在朗读中体会棉花姑娘盼 望 有 人来 给她 治 病 的迫 切 以 及燕 子、啄 木 鸟 、青 蛙 因无 法帮 助 棉花姑娘的抱 歉 。 3 . 仿 照 课文段式 ,拓 展 说 话 训 练 。 【意 图 说 明 : 教 学 目 标 是 一 切 教 学 活 动 的 出 发 点 和 最 终 归 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