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楞次定律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楞次定律作为本章的第 3 节内容,与第 1 节“划时代的发现”、第 2 节“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一起,从感应电流的角度来认识电磁感应现象,这是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学习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为后面深入地从感应电动势来认识电磁感应现象打下了基础。楞次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是涉及的因素多(磁场方向、磁通量的变化、线圈绕向、电流方向等)关系复杂;二是规律比较隐蔽,其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强。因此学生理解楞次定律有较大的难度,成为本章教学难点。课程标准要求在楞次定律的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楞次定律”。因此,学习本课需要注意的是引导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总结规律,培养操作能力和探究意识。在探究楞次定律后,通过应用楞次定律进行有关判断,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楞次定律,顺利突破这一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细化过程:课程内容标准: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楞次定律。第一步:分解内容标准,寻找关键词。行为条件+行为动词+核心名词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楞次定律第二步:分解关键词,构建概念图。内容概念体系知识地位楞次定律楞次定律的内容、含义重要感应电流的方向非常重要第三步:根据概念图,分解行为动词,确定行为条件,确定行为程度。内容概念体系特征行为动词确定行为条件行为程度学生经验楞次定律楞次定律的内容具体说出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准确无前备经验“阻碍变化”的含义抽象阐述分析实验数据准确无前备经验感应电流的方向具体判断运用楞次定律熟练无前备经验综合上述思考,得到以下知识与技能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准确说出楞次定律的内容。(2) 分析实验数据,准确阐述楞次定律内容中“阻碍变化”的含义。(3) 熟练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得到的实验现象,体验楞次定律实验探究的过程,提高分析论证,概括及表述的能力。(2)通过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培养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家对规律的研究过程,学习他们对工作严肃认真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2)学会欣赏楞次定律的简洁美。【教学重点】1.楞次定律的获得及理解。2.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难点】对楞次定律“阻碍变化”的理解及实际应用。【学情分析】1.已有知识与技能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电流、电场、磁场基础知识;已经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