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基本流程即墨市长江路小学朱美英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孙老师为我提供这个机会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说实话,从接到任务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半个小时,围绕概念教学我能够讲些什么,理论方面,要讲而且必须到位,但不能啰嗦,实践方面也必不可少,便于大家借鉴、操作。想来想去,开门见山,今天就讲教学流程,不讲什么当前存在的问题、研究的意义等等,因为大家基本都清楚,但我会尽可能的在各个环节中将一些具体的做法或注意的问题说清楚,使大家感觉平时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其实也不难,咱们就朝这个目标努力,下面咱们就开始。一、基本流程概念教学的基本流程可以概述如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概念教学是较为枯燥、抽象的,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他们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具体的感性材料。在教学时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提供丰富的素材,为下面学生感知、理解、总结概念奠定基础。其实这个环节简单说就是概念的引入问题。引入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 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入新概念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入新概念,教学中应选择那些能充分显示被引入概念的特征性质的事例,正确引导学生去进行观察和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事例中归纳和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也就是说素材要典型。如角的认识,小学里讲的角是平面角,可以让学生观察黑板、书皮等平面上的角。有的教师上来就让学生观察教室相邻两堵墙所夹的角,那是两面角,对于小学阶段教学要求来说,就不合适了,学生不容易理解。再如有位老师为了引出“倒数”的概念,从孙悟空腾云驾雾翻跟斗讲起,弄得学生一时摸不着头脑,真令人啼笑皆非。虽然学生对此故事情境很感兴趣,但由于故事内容不能反映“倒数”的本质特征,因而也只能是无效的教学。所以说情境一定要与概念的本质属性相关联,否则会因为远离教学内容而影响教学效果,有时甚至产生误导作用,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歧途。2. 以新、旧概念之间的关系引入新概念如果新、旧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如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等,那么新概念的引入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这种关系去进行。例如,学习“乘法意义”时,可以从“加法意义”来引入。又如,学习“整除”概念时,可以从“除法”中的“除尽”来引入。3. 以“问题”的形式引入新概念以“问题”的形式引入新概念,这也是概念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一般来说,用“问题”引入概念的途径有两条:①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