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 ———单片机课程实验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电子锁密码 proteu s 仿真计姓名: 班级: 学号: 任课教师: 课时: 一、 实验设计功能描述 本设计采用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结合外围电路,组成**电子密码锁,用户想要打开锁,必先通过提供的键盘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将锁打开,密码输入错误有提示,为了提高安全性,当密码输入错误三次将报警。密码可以由用户自己修改设定,锁打开后才能修改密码。修改密码之前必须再次输入密码,在输入新密码时候需要二次确认,以防止误操作。 二、 设计所用原器件 主控芯片 AT89S51、4*4 矩阵按键、 LCD1602 显示器 、蜂鸣器 、24c04a 芯片、存储芯片 AT24C02、晶体振荡器 三、 硬件电路设计 1 、键盘输入部分 由于本设计所用到的按键数量较多而不适合用独立按键式键盘。采用的是矩阵式按键键盘,它由行线和列线组成,也称行列式键盘,按键位于行列的交叉点上,密码锁的密码由键盘输入完 成 , 与 独 立 式 按 键 键 盘 相 比 , 要 节 省 很 多 I/O 口 。 2、密码存储部分 用EPROM 芯片AT24C02 存储密码。AT24C02 是美国Atmel公司的低功耗CMOS 型E2PROM,内含256×8 位存储空间,具有工作电压宽(2.5~5.5 V)、擦写次数多(大于 10000 次)、写入速度快(小于 10 ms)、抗干扰能力强、数据不易丢失、体积小等特点。而且他是采用了 I2C 总线式进行数据读写的串行器件,占用很少的资源和 I/O 线,并且支持在线编程,进行数据实时的存取十分方便。 3、晶振部分 AT89S51 引脚 XTAL1 和 XTAL2 与晶体振荡器及电容 C2、C1按图 4.5 所示方式连接。晶振、电容 C1/C2 及片内与非门(作为反馈、放大元件)构成了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振荡信号频率与晶振频率及电容 C1、C2 的容量有关,但主要由晶振频率决定,范围在0~33MHz之间,电容C1、C2 取值范围在5~30pF 之间。根据实际情况,本设计中采用12MHZ 做为系统的外部晶振。电容取值为20pF。 4、显示部分 为了提高密码锁的密码显示效果能力。本设计的显示部分由液晶显示器LCD1602 取代普通的数码管来完成。只有按下键盘上的开启按键后,显示器才处于开启状态。同理只有按下关闭按键后显示器才处于关闭状态。否则显示器将一直处于初始状态,当需要对密码锁进行开锁时,按下键盘上的开锁按键后利用键盘上的数字键0-9 输入密码,每按下一个数字键后在显示器上显示一个*,输入多少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