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5 . 2 电解着色方法 1 . 5 . 2. 1 锡盐电解着色 1 ) 着色工艺 由于纯锡盐或镍- 锡混盐电解着色液具有良好的着色分散性, 形成的色膜色泽均匀、高雅华贵, 良好的耐晒性、抗腐蚀性和耐磨性以及着色液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污能力。 但纯锡盐或镍- 锡混合盐电解着色体系中的亚锡离子极不稳定。即使是在pH = 1 的酸性溶液中, 也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高价锡离子, 进而发生水解生成白色的锡酸沉淀。轻则影响着色膜的质量, 重则使着色液完全失效。所以控制的重点主要是保证亚锡离子的稳定, 另外是色调的控制。锡盐电解着色常见方法见表5 - 1 - 40。 2 2 ) 镍- 锡混盐着色的工艺影响因素 镍锡混合盐除着青铜色系之外, 也可着仿不锈钢色、香槟色和纯黑色。 ( 1 ) 镍盐和亚锡盐的影响 锡盐为主, 两者共存时由于竞争还原提高了着色速度和均匀性。亚锡盐比单锡盐用量少且更稳定, 色调黄中透红更好看。镍盐以20 ~25 g /L 为宜, 太高色偏暗, 但是纯黑色时宜升至45 g /L。一般亚锡盐6 ~8 g /L 为宜。夏季取下限, 冬季用上限, 着纯黑色需升至10 ~12g /L。 ( 2 ) 着色添加剂 添加剂起着提高着色速度、均匀性和防止亚锡水解等三大作用。我国 3 自研的添加剂在稳定性、着色均匀性、消耗量和控制水平上可同国际上同类产品媲美。着色槽不经常使用时亚锡照样会氧化水解, 故也需适当补加。 ( 3 ) 硫酸: 起防止锡盐水解和提高电导的双重作用, 游离硫酸控制在15 ~20 g /L 为宜。硫酸偏低光泽性好些, 但亚锡稳定性下降; 酸太高着色速度和光泽下降。只有着纯黑色才升至25 g /L, 以防止表面产生氢氧化物。 ( 4 ) 硼酸: 有些镍- 锡混合盐着色液添加硼酸, 它在孔内起缓冲作用, 有利于镍电沉积,提高均匀性和改善色感, 以20 ~25 g /L 为宜, 太高色偏暗。 ( 5 ) 色调控制 用户对色调要求不同, 需要在同槽中着出不同色调和色感。对于着浅色系为主时, 各成分含量限下限, 着色电压用15 V, 例如着仿不锈钢色, 宜控制在60 s 左右, 香槟色90 s 左右,这样着色色调好控制。倘若又要着纯黑色, 同时又要着浅色调, 各成分采用了上限浓度该怎么办呢? 实际生产中可采用着色后自溶法来控制。例如为获得仿不锈钢色, 先 着成香槟色或 浅青 铜 色, 不取 出在槽中断 电, 让 其 在电解液中自溶退 去 一 部 分色再 提出, 亦 可获得良 好的浅色调。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