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白车身设计规范

白车身设计规范_第1页
1/14
白车身设计规范_第2页
2/14
白车身设计规范_第3页
3/14
1 白车身设计规范 一、冲压件设计规范 1. 孔 1.1 钣金上的冲孔设计要与钣金冲压方向一致。 1.2 孔的公差表示方法 1.3 过线孔 1.3.1 过线孔翻边 1.3.1.1过线孔翻边至少要3m m 高。此翻边对钣金起加强作用,防止在安装过程中产生变形,从而影响此孔的密封性。 1.3.1.2如果通过过线孔的零件是面积≤6的固体,或者钣金足够厚,使其在不借助翻边时也能够承受住过线孔安装时的压力,那么此过线孔可以不翻边。 1.3.2过线孔所在平面尺寸 1.3.2.1过线孔为圆孔(半径设为Rmm)时,孔周圈的平面半径应为(R+6)mm 1.3.2.2过线孔为方孔时,孔周边的平面尺寸应比孔各边尺寸大6mm。 2 1.4法兰孔 1.4.1 1.5排水孔 1.5.1排水孔设计在车身内部空腔的最低处,其直径一般为6.5mm。 1.5.2对于车身内部加固的防撞梁,应同样在其空腔的最低处布置排水孔。 1.5.3在车身结构件的空腔及凹陷处必须布置排水孔。 1.6空调管路过孔 1.7螺栓过孔 3 1.8管道贯通孔 2.圆角 2.1对于在同一个件上喷涂两种不同颜色的零件,要设计分界特征,并且最小特征圆角为1.5mm。 4 3.边 3.1密封边 3.1.1行李箱下端 3.1.1.1.为了使水排出止口,如图所示需要留出3.0m m 的间隙。 3.1.1.2安装用止口应该具备恒定的高度和厚度(用于弯角的凸缘除外)。 3.1.1.3车门开口周围的止口厚度变化,包括制造变差的范围通常在1.8m m 至6.0m m 之间。厚度的极端值会产生较高的插入作用力和密封条稳定性等问题。 3.1.1.4止口厚度的变化在任何位置不得超过一个金属板的厚度。如果可能,仅可以使垂直的止口产生厚度变化,绝对不要使弯角半径产生厚度变化。止口厚度的阶段变化会使密封条托架中的水渗漏。 3.1.1.5应该避免带有焊点的止口出现燃油和其它润滑油,这些物质会降低稳定性。 3.1.1.6止口结构类型及其优缺点 5 3.1.2行李箱上端 为了防止水从密封条止口泄漏并且进入行李舱,可按下面结构进行设计: 3.1.2.1支架内的胶黏料或可发泡的热熔胶需符合漏水防止设计手册。2.0m m 的最小厚度层可以确保安装止口产生0.5m m 的过盈量。 如采用“皇冠型”止口,可代替胶黏料、热熔胶提供充分的密封,从而可以改善插入或拔出的力度以及组件的功效。 3.1.2.2在止口边缘和金属片之间产生2m m 的最小过盈量。(上图中的尺寸“Y”) 3.1.2.3止口边缘至密封要有最小10m m 平坦区域(上图中的尺寸“X”)。如图所示,此平坦区域将密封条提升至槽的上方;或采用取消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白车身设计规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