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案件的特点及其审查 盗窃犯罪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古老的犯罪方式,也是各国家法律规定的最早的一种罪种形式之一,该类犯罪“绵延不绝”,常年居高不下。而发案后真正能够侦破且能诉至法院定罪判刑的又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究其根本,除大量的社会因素外,刑事诉讼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对该类犯罪案件证据的认识与把握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本文试就盗窃案件的特点及其证据特点和审查运用做一思考和探析。 一、盗窃案件的特点 盗窃犯罪一般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密窃取的手段将他人财物占为己有的行为。该犯罪案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 、犯罪现场多有明显的破坏痕迹。盗窃犯罪分子进入作案现场的手段多表现为撬门、破窗、挖墙等,为了翻找财务又多会采取撬砸锁 柜 、抽 屉 等,在 相 应 的部位 都 会留 下指纹 、足 迹和工 具痕迹。这 些痕迹往 往 能够反 映 出 犯罪分子的个人特征 和习 惯 性 作案手法,认真收集 并 重视审查这 些 现场痕迹证据对于 发现和认定犯罪有非同 一般的作用。 2 、各行为人的盗窃方式、手段多有习 惯 性 。盗窃是一种再 犯性极 大的犯罪活 动 。从 实 践 中看 ,一次 作案就洗 手不干 的极 少,多数 都是长 时 间 多次 作案。因为贪 欲 是在 屡 次 作案的过程中不断 膨 胀 的,同时 他们 的犯罪经 验 也在 不断 积 累 ,犯罪手段也就逐 步 趋 于 成 熟 、固 定,最终 形成 各自 的习 惯 性 作案手段。另 外,犯罪分子原 有的职业 习 惯 、生 理 特征 也会表现在 作案过程中,并 有较 为明显的犯罪痕迹留 在 现场。如 钳 工 、电 工 等,使 用的工 具和手法就会有不同 ,如 跛 子等有生理 缺 陷 的人留 在 现场的足 迹等痕迹也很明显。再 则 ,惯 犯和初 犯在 作案熟 练 程度 上 不同 ,犯罪的手法和现场遗 留 痕迹也有较 大不同 。因此对于 这 些 习 惯 性 特点的发现和审查也极 为有利 于 案件的侦破和认定处 理 。 3 、 大 宗 、 流 窜 盗 窃 犯 罪 作 案 前 多 有 踩 点 活 动 。 由 于 盗 窃 案 件 的主 要 行 为 方 式 是 秘 密 窃 取 , 因 此 行 为 人 在 实 施 重 大 盗 窃 或 到 异 地 作 案时 , 为 确 保 作 案 成 功 , 大 都 会 在 事 前 进 行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