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共 6 页拼多多平台运营推广策略!毫无疑问,价格是拼多多的优势所在,也是它挑战淘宝的底气。但一个拥有着 4.3 亿月活用户,百万级数量商户的拼多多,体量已经足够庞大。在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中,要维持长期稳定的低价,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那么拼多多到底是如何控价的呢?在平台运营层面,又有哪些策略和规则,保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其实拼多多的控价不是针对平台所有商品的,而是只针对那些上了平台资源位的商品,以及那些热卖的爆款。这很好理解,一方面,平台的总商品池非常大,商品数量级可能上亿,如果对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去做管控,那成本就将是个天文数字。另一方面,本来也没有必要控制所有商品的价格,因为大部分商品都没啥流量,也没啥成交额,控价没意义。所以权衡之下,仅针对核心的爆款,还有上资源位的商品,去进行控价,是性价比最好的选择,而事实上,拼多多也就是这么做的。一、初级策略—活动端控价在拼多多上,有着很多的活动资源位,下图只是常规的一部分。这些活动商家后台都能够报名参加,而正是在报活动时,商家会受到严格的价格控制。1.1报名时控价第 2 页共 6 页第一道槛,就是在报名时的控价。有些活动会直接要求商品做日常价格的 5 折,有些活动会要求必须 30 天内的历史最低价,下图就是一个商家报名时的案例。在实际报名时,如果价格高于要求的折扣,那么是无法报名的。甚至,在报名某些活动时,系统会根据特定的逻辑计算出一个建议价格,商家报名的活动价不能高于这个建议价格。拼多多就是通过对活动报名时价格的管控,实现了第一步的控价。1.2审核时控价根据多位商家的真实反馈,再结合拼多多商家社区的帖子信息,我们可以推测出,拼多多的审核流程有几步。首先是系统自动的价格审核,拼多多有一个内部的比价系统,可以将全站所有的同款抓取,放在一起比价。相当于整个行业,在所有高相似度的商品中,只有最低价格的那一个,才能上活动。这是什么概念?像一些标品,比如说粮油、百货等,一眼望去,行业里几乎全是同款。这就意味着,系统要从几十乃至几百个同款中,筛出最低价的那一个,这也使得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而这种激烈的竞争,也迫使商家之间不断互相博弈降价,最终拉低整个行业的平均市场价格。坦白说,能在这种价格竞争下胜出的,往往是产业带的大工厂,或者是具备极度价格优势的大贸易商。当然系统的比价,是遵循一定规则的。第一、知名品牌的商品,肯定不会和白牌(无品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