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空间数据库考试知识点

空间数据库考试知识点_第1页
1/15
空间数据库考试知识点_第2页
2/15
空间数据库考试知识点_第3页
3/15
cha 1-绪论- 1.1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 DBMS): 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管理控制 DB 的建立、运行和维护的软件。具有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运行、数据库建立和维护功能。 1.2 为什么要研究空间数据库? GIS的出现激发了人们开发空间数据库的兴趣。 GIS提供了便于分析地理数据和将地理数据可视化的机制 。 GIS 可以对某些对象和图层进行多种操作。 GIS还可以用来处理海量空间数据。 而实际上 GIS就是空间数据库的前端! 1.3 .数据 指输入到计算机并能被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象等符号,一般描述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 1.4.空间 空间可定义为一系列结构化物体及其相互间联系的集合。从感观角度将空间看作是目标或物体所存在的容器或框架。 地理空间:指人类在地球表面活动的的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1.5.空间数据 定义:是对空间事物的描述,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用来描述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 1.6 空间数据特性 时空特性:空间位置、空间属性、空间关系、时间属性 多维特性:同一位置上具有多种专题的信息结构 多尺度性:包括空间多尺度和时间多尺度,应用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多层次应用 图形图像特征:结果可视化 海量数据特征:更新快、多分辨率 1.7 空间数据—空间关系 拓扑邻接:同种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例:N1/N2 ,N1/N3 ,N1/N4 ;P1/P3 ;P2/P3 拓扑关联: 不同种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例:N1/е1、е3 、е6 ;P1/е1、е5 、е6 拓扑包含:同种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例:P3 与 P4 1.8 数据结构:是指数据的组织形式,在计算机存储、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逻辑结构。 1.9 数据模型(数据库模型):是描述实体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学描述,是空间数据库建立的逻辑模型。 1.10 关系模型用于空间数据库的局限性 1)无法用递归和嵌套的方式来描述复杂关系的层次和网状结构,模拟和操作复杂地理对象的能力较弱; 2)用关系模型描述本身具有复杂结构和涵义的地理对象时,需对地理实体进行不自然的分解,导致存储模式、查询途径及操作等方面均显得语义不甚合理; 3)由于概念模式和存储模式的相互独立性,及实现关系之间的联系需要执行系统开销较大的联接操作,运行效率不够高。 4)空间数据具有非结构化特性,即通常是变长的,而一般 RDBMS 只允许记录的长度设定为固定长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空间数据库考试知识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