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结 1 概述: ⑴ 近距离治疗的定义、特征; 近距离放疗也称内照射,它与外照射(远距离照射)相对应,是将封装好的放射源,通过施源器或输源导管直接置入患者的肿瘤部位进行照射。 2、基 本 特 征 1. 放射源贴近肿瘤组织,肿瘤组织可以得到有效的杀伤剂量,而邻近的正常组织,由于辐射剂量随距离增加而迅速跌落,受量较低。 2. 近距离照射很少单独使用,一般作为外照射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给予特定部位,如外照射后残存的瘤体等予以较高的剂量, 进而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⑵ 分类: ① 按放射源的置入方式: 手工 手工操作大多限于低剂量率且易于防护的放射源 。 后装技术 后装技术则是指先将施源器 (applicator) 置放于接近肿瘤的人体天然腔、管道或将空心针管植入瘤体,再导入放射源的技术,多用于计算机程控近距离放疗设备。 ② 按放射源的剂量率; 6、近距离放疗按剂量率大小划分 低剂量率 (LDR): <2~4Gy/h 中剂量率 (MDR):<4~12Gy/h 高剂量率 (HDR): >12Gy/h ③ 按治疗方式 3、近距离放疗的照射方式 腔内治疗 管内治疗 组织间插植治疗 术中插植治疗 表面敷贴治疗 ⑶ 近距离放疗使用放射源的种类及特点 一、近距离放疗的物理量和单位制 放射源的活度 (activity,A) : 放射性物质的活度定义为源在 t 时刻衰变率。 放射活度的旧单位是居里(Curie),符号Ci,它定义为 1Ci=3.7×1010 衰变/秒 在标准单位制下放射活度单位是贝克勒尔(Bq),1Bq=ldps=2.70×10-11Ci 密封源的外观活度 Aapp: 在实际应用中,源的有效活度直接受源尺寸、结构、壳壁材料的衰减及滤过效应的影响,源在壳内的内含活度,即裸源活度与有外壳时放射源的活度测量值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派生所谓外观活度的概念,它定义为同种核素、理想点源的活度,它在空气介质中、同一参考点位置上将产生与实际的有壳密封源完全相同的照射量率。目前随着源尺寸的微型化,外壳材料变得更薄,导致外观活度与内含活度的差异日趋缩小,外观活度又可称作等效活度 。 放射性核素的质: 放射性核素射线的质量用核素符号、半衰期和辐射线的平均能量三要素来表示。 如:钴Co-60 的半衰期=5.24 年, γ 辐射线平均 能量为1.25MeV; 铱Ir-192 的半衰期=74.2 天, γ 辐射线平均能量为0.38MeV; 照射量常数Г : 在特定的条件下,单位质量的放射源在单位距离处的纯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