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句古文中具有哲理修身养性名言「经典」 100 句古文中具有哲理修身养性名言「经典」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行活。 (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那么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20、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论语为政)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2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2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6、凡事预那么立,不预那么废。 (礼记中庸) 27、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2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2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3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31、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33、穷那么独善其身,达那么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3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3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3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3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假设醴。 (庄子) 3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4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4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4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