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六环节”沟通材料上学期,我市推行的“三案六环节”教学改革正一步步地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在实施的过程中,有过喜悦,也有过迷茫和困惑,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三案六环节的推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尽量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1.自学质疑,课堂学习一定要坚持让学生先自学,通过在学案引领下的讨论、操作记录、尝试练习等等,进行充分的自主自学,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深化地学确保学生能自学会的老师不教,估量教了也不会的同样不教,根据学情推断,只教点拨了学生就能学会的内容。所以学在教前,目的之一,就是把学生能自学会的让学生先学会,老师绝不越位包办。学在教前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有施展身手的机会,满足学生的独立欲望,寻找教的起点,同时锻炼其学习能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一般来说学生自己会的、能做到的,他不屑于别人的帮助,因为在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独立的欲望,孩子能做到的你却施以帮助犹如对他施舍,他是不愿接受的,犹如小孩子吃饭,刚开始不会用筷子吃饭,你喂他,他很兴奋,但一旦他开始学会拿筷子了,哪怕是颤巍巍地拿筷子,他都不愿你再喂他,他总会说“让我自己来”,可是在吃饭过程中一旦遇到像夹大块肉而夹不动的情形时,父母才适时施以援手,助其一臂之力“夹起那块肉”,小孩子还是非常乐意接受的。综合上述两点,教在学后就是让学生先学犹如学生自己先吃,吃掉自己夹得动的菜,同时找到需要你“协助夹的那块肉”,后教就是帮助学生,协助而非代办式地施援手于学生“夹上那块肉送到嘴里”,这样孩子吃得饱,吃得乐。 2.先学。 老师要干嘛呢?课前,要在深化理解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编写学案。因为先学不单单是指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机械地模仿,死板地记忆公式定理,而是在老师编写的自学提纲即学案的引导下阅读、分析、尝试、总结等,因此,自学提纲的内容要有点拨理解例题、引导操作记录、引导思考总结学习课题、学习结果检测等内容。在学案引导下的自学是自主学习的起始环节,是质疑沟通的基石,因此,自学提纲的质量至关重要。课中,老师通过提问、检测、巡视等手段,了解哪些已经不需要教了,哪些还要深化一下,还有哪些需要老师的“教”,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为“后教”做好充分的准备。 3.后教。 即精讲和点拨,老师怎么办呢?我认为不是老师漫无目的地独霸课堂地讲,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