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秘密》优秀教学设计 本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六年级(下) 课题:《大自然的秘密》《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2、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慧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3、学习读书的方法。 4、积累踯躅、伫立、颓丧、寂然、突兀、等词语的意思。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 1、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2、学习读书的方法。 3、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4、了解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能力目标: 1、了解文章的线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慧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情感态度: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2、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 3、学习读书的方法。 4、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慧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慧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厄瓜多尔的加拉巴哥岛去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读读课题,注意秘密的“密”字下面部分是个山字。在你的头脑中出现出什么问题?(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 二、请你读读课文,想一想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假如你发现了,请举手示意我。 教读书方法:课文中有些地方,可以一带而过,有的地方要反复读,反复琢磨,可以将体会标注在书中相应的空白处。(海龟是有自己的生存办法的) 1、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投这句话。假如把探出换别的词,可以怎么说? (伸、露)比较为什么此处用探?(探有试探、小心的意思。而伸和露则没有) 2、那只先出来的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了解了大自然的秘密之后,这个问题我们搞清楚了,是不是这篇文章我们就学懂了?(没有) 三、除了写海龟,还写了我们呢!读读文章,看你读懂什么了。 1、观察___紧张____震惊_____悲叹 2、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变化?再读读文章体会。假如你认为理解有困难,可以向周围的同学求助。共同讨论讨论。 1)紧张:啄,幼龟小心,太弱小了。大小海龟对比图片。嘲鹰是突兀而来的,幼龟没想到它的致命的天敌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