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萝卜头的故事》-读后感 900 字 1949 年的 10 月,举国欢腾,到处都沉醉在欢庆胜利的喜悦之中。可一个九岁的孩子,却没有机会见证开国大典那神圣又庄严的一刻,他甚至没有机会去看看监狱之外的世界。他就是小萝卜头、宋执中。1949 年 9 月,反动派仓皇败逃前,惨忍的将他杀害。 初读《小萝卜头的故事》时,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那大大脑袋、小小身体、瘦骨嶙峋的小男孩模样,10 多平方米的牢房是他的家,不足 1 尺宽的小窗口外是他唯一的天空。那样冰冷残酷的童年给我留下的印象只有:悲惨二字。然而重读小萝卜头的故事后,我开始发现那个不一样的他,他的形象也仿佛在我眼前鲜活、灵动起来。 我钦佩于那个爱学习、爱求知的他。监狱里的学习条件很差,却阻挡不了小萝卜头对知识的渴望。没有教科书,纸、笔也非常的稀有,但他学认字、学画画、学俄语,凭着努力、刻苦,进步神速。还懂得了很多道理、懂得如何热爱自己的祖国。 于是小小年纪的他就有革命斗争的精神,牢房外打人的是坏蛋,牢房里被关的是好人。小萝卜头利用上下学的机会,帮助狱中同志传递消息,遇到有特务监视的时侯,他就用俄语说话,让特务干瞪眼没办法,还成功的帮助“疯子叔叔”逃跑,称得上是个机智的革命小同志。 我赞叹于那个善良的他。在狱友胡春甫在经受酷刑,最痛苦无望时,是小萝卜头送去了一晚面条,温温和抚慰了他的心灵,也激发了他在狱中继续战斗的斗志。 我感动于那个有梦想的他。那只抓了又放的长着光亮翠绿翅膀的小虫,寄予着小萝卜头对自由的渴望。“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解放了,我们也做飞机回去”。小小的心中充满了对解放后的新生活的希望。 阴暗、冰冷的牢房,一棵草的种子落到了岩峰里,冒出了芽,细细的根茎,遭受着风雨的袭击,却坚韧的站立起来,勇敢的生长,那一丛绿色的生命带给人们无尽的希望和向往。 妈妈说,是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无所畏惧的人格魅力和浩然的革命正气,才能在逆境中培育出了小萝卜头身上有梦想、乐观、积极、正直、善良的人性光芒。 《小萝卜头的故事》让我感悟到,小小英雄不止意味着流血牺牲,更意味着即使短暂的人生依旧可以灿烂绽放。恶劣的环境扼杀不住生命之花的光芒,它对抗着寒冬、也融化得了寒冬。它蓬勃怒放之时,足以让一切卑鄙的人自惭形秽。困兽之斗的反动派,或许会在恐惧的驱动之下,用死亡来终结。但死去的只是躯壳、生命会用另一种形式永存。你看,70 年过去了,那颗革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