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梁思成林徽因》观后感

《梁思成林徽因》观后感_第1页
1/2
《梁思成林徽因》观后感_第2页
2/2
《梁思成林徽因》观后感 宫勋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金岳霖 当我写下这篇时,我已尽全力平复了许久心情。我最早认识林先生,是通过她的诗文。十六七岁的年纪,总是喜爱柔软美好又有力量的文字。而也就是在那时,我第一次认识了林先生。现观看完八集《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我仿佛参加了一遍梁林二人的人生,跟随着他们的思想、人生轨迹以及命运走了一遭。只惜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如此的醉心古建筑学术,如此的赤子之心,到最后竟如此的意难平。 她的诗浪漫又温柔,直入人心并撩人心弦。她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她的童年经历了大家族的复杂人事,聪慧的她选择了早熟而理性;她辩论起来伶牙俐齿,整个人熠熠生辉,而她又不仅是在朋友眼中的这一种形象;她对子女教育前卫又严格,在病榻上又“体重日渐减轻,作为补偿,脾气倒是一直在长。”她是有脾气的。她这样的人,真是不世出,太过于丰富多彩。她描述了美好又轻快的四月,最终也留在了她所描述的四月中。林先生,精神至死也没有屈服。 他有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待建筑方面的讨论,对待家人的生活起居,都是一丝不苟。他怀着一颗热爱建筑事业,热爱党,热爱中国的赤诚之心,奋力投身到几十年的中国古建筑讨论中,为中国建筑乃至世界建筑都做出了莫大的贡献,留下的无价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财宝。他是如此的深爱她,两人不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家境上,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令人惊羡的神仙眷侣。在林先生走的那一年,他的心也随着去了。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这句话用在梁先生的身上何等的适合!从《梁陈方案》的被否定;到退而求次思考建筑物的民族形式问题又被上纲批判;再到“左”的错误被纠正,梁先生终于又可以发表专业。只要空气有一点松动,一个学者第一个想起的永远的是他的学术。即使不被认同,即使被批斗、被否定,梁思成依旧坚持着自己对学术的仔细,对建筑的热爱,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他的执着、坚持。 回观第一集的《父亲》,从林长民的“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做到友谊的了解。”和梁启超的“我是个主张趣味的人。”这两句话中,我能感觉到梁林两家儿女是如此的幸运,他们有着这般至性至情的爹爹,温暖,亲昵,充满仁爱和责任。他们为儿女们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财宝,人格的力量。 八集浓缩了梁先生和林先生的一生,他们作为知识分子一生的爱与伤。梁先生和林先生的毕生都贡献给了中国的建筑事业,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共产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梁思成林徽因》观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