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设计(第 2 课时)江西省芦溪县芦溪小学 彭莉华 刘世辉教材简析《梅花魂》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讲的是一位身居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出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文章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设计理念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育语感的基本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只有善于引导、设计,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真正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进展。教学中老师牢固树立“课堂是学生的”“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的课程新理念,紧抓外祖父三次流泪,由浅入深地引导,调动学生感悟外祖父的思乡之切和爱国之情,启发学生领悟外祖父将爱国的情怀寄予在梅花身上,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一如梅花,坚贞不移,虽身在异国他乡,不变的是中国心。使学生受到浓郁的爱国情感熏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揣摩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式。教学过程一、读赏梅花,了解人物1.课件展示有关梅花的词句及各种颜色各种姿态的梅花,学生自由说说梅花。2.板书课题,生读题。(继续上节课学习《梅花魂》,走进作者内心深处,感悟梅花的深刻喻义。)3.回顾上节课内容,概括作者围绕梅花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哪些事。(板书:“读诗落泪”“珍爱梅图”“无法回国”“赠送梅图”“送血梅绢”)4.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课文,让学生读懂课文通过梅花寄予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并围绕这一中心,质疑:A.作者为什么要用梅花来寄予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B.作者是如何用梅花来寄予外祖父的心的过渡:作者就是围绕梅花这五件小事来表达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的。通过读课文你感觉到了外祖父与梅花之间有一种怎样的感情二、珍爱梅花,读懂人物1.让学生读文,从文中找出表现外祖父喜爱梅花的词句。多读几遍,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2.全班沟通。(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间或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格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运用对比写法突出了外公对墨梅图的珍爱)(2)“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