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试商》的教学反思这节课还是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但今日学习的主要是除数接近15 或 25 这样的数。对于像这样的笔算,学生在计算是往往还是采纳“四舍五入法”调商,但是这样的后果往往会需要调几次商。基于这一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如何根据除数的特点,灵活的试商。 由于今日学习的除数大都接近 15 和 25,所以为了后面教学的方便,在复习部分我设计了 6 道商是 5 或 8、9 的题让学生先算,为后面的灵活试商做好铺垫。本节课我还是采纳先让学生试算,让学生亲身体验几次试商的过程,然后汇报自己在试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经历了几次试商的过程后,学生对于寻求快速试商的欲望就更加强烈了。 在学生汇报 130÷26 这题时,我让他们用手势表示自己试了几次商才成功,多数孩子试了 2 次,一部分孩子试了 3 次。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很多学生觉得麻烦,我再让那些试商次数少的孩子沟通自己试商的过程,他们很快就说到了本节课的重点——将 26 估成 25,再利用起航中的口算就试出了商。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试商,我利用五入法试商次数较多的错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第一次试商后的余数和除数,让他们发现余数里还有几个像这样的除数,就直接调商。从学生课堂的表现看,他们还是比较能理解这个调商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尽快找到准确商,引导学生思考:商有规律,肯定跟被除数和除数都有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总结“折半商 5”的规律。 130÷26 这道题,教学时我不仅让学生们巩固了将它看作 25 来试商,更让学生发现了直接利用除数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的联系,快速利用乘法口诀试商的方法。对于这种方法,孩子们非常喜爱。 接着再引导学生观察:270÷29= 603÷67= 312÷39=这几个题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但很接近,且被除数的第一位数字与除数的第一位数字相同时,不商 9 就商 8。(近商 9 远商 8) 向学生介绍“同头无除商八、九”和“除数折半商是五”的试商技巧,让学生通过亲自尝试应用,产生对探究试商方法和灵活试商的兴趣。就能增强试商的准确性,提高试商的速度。 最后,介绍试商歌,复习、梳理,沟通本单元的知识间的联系;同时由于朗朗上口更便于学生记忆;形式新颖,激发学生兴趣。 试商是两位数除法计算的难点,试商的能力如何,直接影响除法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因此在学生掌握一般试商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一些特别试商方法,便于学生针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