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管理制度范本目录)一、二法律法规学习制度信用管理机构三、法人授权委托及合同签订前的评审制度四、合同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制度五、客户授信与年审评价制度六、客户信用档案建立与管理制度七、应收账款与商账追收管理制度八、失信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制度法律法规学习制度一、定期组织合同法律法规的系统学习,制订学习法律的内容、时间安排计划表,组织人员学习,并做好每次学习记录。二、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必须带头参加合同法律法规的学习。信用管理人员、销售、采购、财务等部门业务人员必须经过合同法规的系统培训和考核;专兼职信用管理员还必须取得信用管理员培训合格证书。三、公司分管信用工作的负责人,部门分管信用工作负责人及信用管理员定期组织活动,结合信用管理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学习新法规,解决新问题。组织研讨会,案例分析会等,并做好书面记录。信用管理机构、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公司内部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公司总经理为信用管理机构的分管领导,任命信用管理机构负责人/经理,有专职(或兼职)的信用管理工作人员。一、信用(合同)管理机构职能:1、组织宣传、贯彻合同法律法规条例,培训信用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依法保护本企业的合法权益。2、制定、修订本公司信用政策、信用管理制度、办法,组织实施信用管理工作的考核。3、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并进行动态化管理。本制度所称客户资信调查是指公司相关部门及机构对客户的资质和信用状况所进行的调查。客户资信调查要点主要包括:1) .客户基本信息2) .主要股东及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3) .主要往来结算银行帐户4) .企业基本经营状况5) .企业财务状况6) .本公司与该客户的业务往来情况7) .该客户的业务信用记录8) .其他需调查的事项客户资信资料可以从以下渠道取得:1) .向客户寻求配合,索取有关资料2) .对客户的接触和观察3) .向工商、税务、银行、中介机构等单位查询4) .公司所存客户档案和与客户往来交易的资料5) .委托中介机构调查6) .其他4、客户授信管理:进行客户信用审批,跟踪客户,定期对客户的信用状况统计分析。重点审批以下内容:1.资信资料之间有无相互矛盾2.我公司与该客户的业务往来情况3.该客户的业务信用记录4.其他需重点关注的事项5、应收账款管理:控制应收账款平均持有水平,日常监督应收账款的账龄,随时将潜在的不良账款进行技术处理,防范逾期应收账款的发生。6、利用企业征信数据库资源,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