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解析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总述,点题,奠定基调。“总觉得”表明父亲要强、有志气,不甘人后。] 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用三块青石板铺成。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托在肩膀上,说是能一口气背到家,不收石料钱。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写台阶石板的由来,突出父亲的身强力壮。]只是那一来一去的许多山路,磨破了他一双麻筋草鞋,父亲感到太可惜。[“太可惜”表现父亲的简朴。] 我们家的三级台阶是父亲勤劳和力量的结晶。 那石板没经石匠光面,就铺在家门口。多年来,风吹雨淋,人踩牛踏,终于光滑了些,但磨不平那一颗颗硬币大的小凹凼(āo dà ng,方言,水坑。)。台阶上积了水时,从堂里望出去,有许多小亮点。天若放晴,穿堂风一吹,青石板比泥地干得快,父亲又用竹丝扫把扫了,石板上青幽幽的,宽敞阴凉,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躺一躺。 写台阶经历风雨和人世沧桑的变化,突出它与人的关系及人们对它的感情。 母亲坐在门槛上干活,我就被安置在青石板上。母亲说我那时好乖,我乖得坐坐就知道趴下来,用手指抓青石板,划出细细的沙沙声,我就痴痴地笑。我流着一大串涎水,张嘴在青石板上啃,结果啃了一嘴泥沫子。[写“我”幼年时期在台阶上的活动情景,运用动作描写,有趣有味。]再大些,我就喜欢站在那条青石门槛上往台阶上跳。先是跳一级台阶,蹦、蹦、蹦!后来,我就跳二级台阶,蹦、蹦!再后来,我跳三级台阶,蹦!又觉得从上往下跳没意思,便调了个头,从下往上跳,啪、啪、啪!后来,又跳二级,啪、啪!再后来,又跳三级,啪!我想一步跳到门槛上,但摔了一大跤。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是会吃苦头的![写“我”少年时期在台阶上的活动,上下跳级的变化,既表现自己的成长过程,又突出“我”与台阶的密切关系,富有情趣。] 写“我”童年时在青石板上玩耍的经历,它伴随“我”成长。表现台阶之低。 父亲的个子高,他觉得坐在台阶上很舒服。父亲把屁股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两只脚板就搁在最低的一级。[写父亲的坐姿仍是为了突出台阶低。]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父亲的这双脚是洗不干净的,他一般都去里洗,拖着一双湿了的草鞋唿嗒唿嗒地走回来。大概到了过年,父亲才在家里洗一次脚。[写父亲的脚部,突出其勤劳与辛苦,动作描写生动传神。]那天,母亲就特别高兴,亲自为他端了一大木盆水。盆水冒着热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