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刺绣的特点和种类 中国刺绣的特点和种类 刺绣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刺绣是一种在织物上用各种线料织出种种图案的工艺。依据各种古墓出土的帛画和刺绣等实物可知,远在 3000 多年前的殷周时代,中国就已有华美的暗花绸和多彩刺绣。目前在河南发觉的商代刺绣实物,是中国 最早的刺绣工艺品。这种刺绣花纹为菱形纹和折角波浪纹,在花纹线条的边缘使用加绞拈的丝线,工艺到达了相当高的水平。西周(公元前 1100~前 771 年)的刺绣印痕发觉于陕西省宝鸡茹家庄的西周墓中。这种刺绣采纳今日还在使用的辫子股绣的针法,运用了双线条,线条舒卷自如,针脚也相当匀称齐整,说明刺绣技巧是很娴熟的。 这种丝织刺绣工艺品的生产,不仅对中国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在国际文化生活中也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与影响。到了秦汉时期(公元前 221~公元 220 年)刺绣已进展到了较高的水平,绣品也成为对外输出的主要商品。由于中国是丝绸的家乡,自古以来,富者以“闺房绣楼”为贞,贫者以“善织巧绣”为业。清代(公元1644~1911 年),各地的民间绣品皆有传统的风味,形成了有名的四大名绣,即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此外还有北京的京绣、温州的瓯绣、上海的顾绣、苗族的苗绣等,产地不同,风格各异。刺绣的针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等。刺绣的花卉不闻犹香,飞禽活灵活现。走兽神态逼真。解放后,中国将油画、中国画、照片等艺术形式运用于刺绣,使之到达远看是画、近看地绣的.绝妙效果。刺绣品的用处也进一步扩大,从戏剧服装到日常生活中的枕套、台布、屏风、壁挂及生活服装等。此外,刺绣品还是中国传统的外贸产品,经济价值很高。 中国刺绣的特色和艺术价值,直接表达在四大名绣上。 苏绣以针脚细密、颜色淡雅、绣品精细而有名,具有平、光、齐、匀、和、细、密等特点。题材以小动物为主。如《猫戏图》、《风穿花》、《鱼虾图》等。近年来消逝的双面绣,两面有同有异。如锚的眼睛,两面颜色不一样,非常引人入胜,其刺绣技艺之超群,是刺绣中的精品。 湘绣以写实居多,颜色明快,以中国画为底,衬上相应的云雾山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风格豪放。特点是绣虎、狮等,以独特的针法绣出的动物毛丝根根有力。人称湘绣“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见,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 蜀绣构图简练,大都采纳方格、花条等传统的民族图案,富有装饰性。颜色丰富艳丽,针法严谨,虚实适合,立体感强,平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