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设计特征分析吴江市教育局装备电教室 朱 琴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开展迅猛,信息化成为各个国家各个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伴随着商贸电子化、政务电子化,网络社会的雏形已经形成。为培育信息社会的新型人才,学校教育信息化变得刻不容缓,传统教育将经受新一轮淬火,教育将真正越上现代化的新平台。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是根底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手段,是课堂教学最优化的核心,是对教材、网络信息资源以及技术等要素的二次制造,从而也是中小学老师最难、最重要的教学根本功。没有老师具有丰富性和主动性的生命投入,就没有水乳交融的自主创新学习空间;没有科学、艺术、理性的教学设计,就没有真正意义上信息化课堂教学。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历史演变教育技术领域内的教学设计理论发源于美国,约创立于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80 年代中后期传入我国。最早在我国根底教育领域进行教学设计外乡化讨论的是李克东、谢幼如、王时一等教授,他们开展以多媒体结合教学设计为核心的电化教育试验活动。1993 年,?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工程,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标志着多媒体教学设计作为中国特色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被正式确定下来。目前我国已进入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设计新阶段。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一〕、概念。教学设计的概念众说纷纭,现摘录几例,以供分析:教学设计――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该定义与张祖忻、史密斯、雷根、皮连生、何克抗等专家所提出的教学设计概念的观点大体一致,是当前比拟权威的教学设计概念〕。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指“为了到达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根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麦曦主编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1996 年版〕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黎加厚〕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与技术分析讨论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和途径,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系统的方案过程。〔美国〕教学设计原理――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类型创设不同的学习的内部条件并相应安排学习的外部条件。〔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