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育员教养心得五篇 保育老师是很重要的存在。幼儿教育是教育领域中有待开发的领地,对幼儿教育的探究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创新。在托幼园所、社会福利及其他保育机构中,从事儿童基本生活照料、保健、自理能力培育和辅助教育工作的人员。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关于保育员教养心得五篇,供大家的品鉴。 #关于保育员教养心得 1# 前几年我调入幼儿园工作,成为了一名保育员,刚调入幼儿园那会儿,我以为保育员就是做好班级的卫生消毒工作及一些杂碎的日常事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老师的工作压力十分大,有些工作需要保育员的配合,而保育员的日常工作也需要老师的协助才能完成。透过学习,我明白了幼儿园的工作不是单纯的教育与保育,而是需要保教配合,保教共育。 我所在的班级是中班,我园中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多为三岁半的幼儿,因此,幼儿新入园时不是很适应,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关怀和爱护。以前,接待新生都是老师的事,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对我这个保育员也十分依靠与信任,于是,我也参加到了接待新生入园的工作中来,并且,把接待工作记录下来,总结成败做成笔记,让自我的工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够得心应手,提高了个人的工作效率,也正是因为细致的工作,受到了家长和园领导的一致好评。 下方将自我在工作中的保育笔记总结如下: 一、新生入园的情绪表现 新生入园第一天,大部分幼儿表现为情绪紧张、害怕、哭闹,不同意上幼儿园,拉着家长的手不放,要回家。但当家长离开后,多数幼儿在老师的说服下能停止哭闹,个别幼儿会表现激烈,不听劝说,哭闹不止,更有甚者会耍赖,踢打是老师或咬人等不受控行为。这时必须不能生人探望,这样会让他们更加想起自我的亲人,会重新哭闹。有些家长能与老师很好的配合,放心的将孩子交到老师手中,有些家长则表现为放心不下,跑来偷看,这样一旦孩子看到会加剧孩子的哭闹情绪。还有的孩子在第一天来时并不哭闹,他们会对幼儿园的一切都感兴趣,第二天就会醒悟过来,不再想上幼儿园。其实,把孩子放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用哭闹来表现自我的情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孩子的表现为分离焦虑,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渐渐的适应新的环境,只要家长能够配合,孩子会适应得更快。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只用了一周就适应了幼儿园丁生活。 雷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第一天入园时表现得十分快乐,还和妈妈再见,自我一会儿玩积木,一会儿看图书,别人哭闹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玩的兴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