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水产发展的几点思考为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用科学发展观激发水产事业发展新活力,进一步拓展我县水产业发展的空间,启发和开阔我县养殖大户的思维和视野,充分发挥池塘、低洼田和围堰精养的最大效益,推动水产事业实现新突破,县水产局于近期组织了一个由各乡镇养殖大户和水产经纪人组成的参观学习考察团,前往××等地进行了一次参观和调研。所见所闻所感,令大家大开了眼界,同时引发了对我县水产发展思路的思考。一、××的成功经验(一)“一村一品”打造了板块特色。以“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打造水产大县是××省委省政府制订的水产发展战略。XX县区张沟镇先锋村450余户村民,5000多亩精养鱼池全部实行网箱养鳝,总规模达6万多箱,户均有网箱130余箱,户均年收入8万余元,真正把先锋村变成名副其实的“黄鳝先锋村”;XX县区排湖渔场有渔民3000多人,集中连片1万亩精养池,全面实行虾蟹混养,仅此一项,年人均纯收入近万元,是该市规模最大的螃蟹供应基地;XX县区积玉口镇是“虾稻连作”新技术发源地,养殖规模由最初的100亩发展到现在的全市达10万亩,大型加工企业就有3家,仅小龙虾出口一项年创汇就达6000多万美元;XX市XX县区规划建设了一个2万亩连片的高标准现代化螃蟹养殖示范基地,今年的全省水产现场会放在该区召开。正是这一个个板块打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水产大县。(二)“虾稻连作”创新了养殖模式。××各县(市、区)发展水产非常注重科学新技术的推广和养殖新模式的探索。XX县区积玉口镇农民刘主权通过多年的探索,发明了“虾稻连作”养殖新模式,被誉为“虾稻连作”第一人。该技术通过当地老百姓的推广和实践,总结出了一整套虾稻连作种养模式技术规范——“克氏原螯虾与中稻轮作技术”,并在全省和全国予以推广。该技术的应用,亩平增收能达到20XX元左右,让当地群众得到了很大实惠。在“虾稻连第1页共6页作”新模式的基础上,该市赤湖村又创新了“虾油(油菜)连作”新模式,现已连片开发20XX余亩。XX县区发展生态高效渔业,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利用标准化池塘配套微孔管增氧设施,采取种草投螺、调节水质生物防病等生物操纵技术,实行集约化养殖,大幅度改善鱼池生态环境,提高了蟹池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养殖产量、养殖效益、生态环境几方面的有机统一。(三)连片开发提高了规模效益。没有规模就没有产量,没有产量就没有效益。××各县(市、区)在发展水产过程中,充分利用本地的土地和水利资源,注重连片开发,向规模要效益。XX县区张沟镇先锋村发展网箱养黄鳝,规模达到近6000亩,占户均耕地的2/3以上,收获季节,该村黄鳝日交易量达2—3万斤,成为周边各地最大的黄鳝批发和交易市场;XX县区“虾稻连作”规模10万亩,部分村的稻田全部实行了“虾稻连作”,最大的连片4000多亩;XX市XX县区湘口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集中连片建设2万亩高标准健康养殖板块示范基地,规模全省第一,场面十分壮观。他们在连片开发的同时,着力完善养殖区内电、路、机械、养殖水源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渔业生产和抗灾能力,实现了农(渔)民增收、农(渔)业增效。(四)上下联动激活了服务机制。现代水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优质产业,当地各级党委政府对水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非常大。XX县区把发展水产作为“三高”农业的重点,全市设立精养鱼池开挖专项补贴基金,补贴标准是200亩连片每亩补贴200元,300亩连片每亩补贴300元,400亩连片每亩补贴400元。XX县区狠抓小龙虾产业,着重在稳定扩大面积,落实扶持政策,完善养殖技术和提高产量效益上下功夫,出台了苗种基地补助和养殖基地“以奖代补”政策。XX县区把农业项目资金进行捆绑,三年内先后投资7000万元建设2万亩高标准生态健康养殖螃蟹示范基地。有了政府的推动,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和投入积极性大增,先锋村不但成立了黄鳝专业合作社,社员还自主筹资400多万元建设了一个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先锋村黄鳝交易市场”。XX县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32个,发展加工企业13家;第2页共6页XX县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9个,发展加工企业8家。“产加销”一条龙综合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