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专业课《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课例教学设计作者:崔静来源:《北方音乐》2018 年第 22 期【摘要】声乐作品《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选自歌剧《傲蕾•一兰》,这首歌曲充分表达了对傲蕾•一兰的赞美之情。这部歌剧围绕着女主角傲蕾•一兰展开描写,刻画了一个率领自己部落与俄寇斗争的人物形象。【关键词】声乐教学;讲授法;鉴赏法;示范法【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课程名称】声乐【课题】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教材】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声乐卷【授课专业年级】中职六年制音乐表演专业初三年级【授课时数】1 课时【教材分析】1.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余开基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声乐卷》2. 《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这首歌是歌剧《傲蕾•一兰》中叶菲姆卡的咏叹调。傲蕾•一兰是我国祖居黑龙江左岸的达斡尔族多音部落希尔奇之女,17 世纪中叶傲蕾•一兰率领部落,英勇抗击沙俄侵略军。3. 歌曲由带再现的三段式构成。第一段为起承转合的四句体乐段,平缓的节奏叙述性的音调,抒发了对歌剧《傲蕾•一兰》选段的赞美之情;第二段由四句体乐段加补充乐句构成,多变的节奏,起伏的音调,力度的变化,戏剧性的冲突,歌颂了傲蕾•一兰的不屈精神;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抒发了对英雄姑娘的怀念之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演唱歌剧《傲蕾•一兰》选段《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能力目标:正确运用发声技巧,加强气息和声音的控制能力,通过完美的音色塑造,表现流畅准确的音乐形象;情感目标:感受歌剧风格韵味,理解歌曲中歌颂情感,正确塑造民族英雄的音乐形象。【学情分析】初三女生年龄较小,嗓音稚嫩,还处在变声期过渡期间,生活经验及情感体验较少,学生对声音形象的塑造以及歌曲情感的把握不到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控制喉部肌肉力度,保持气息的平稳流畅,塑造共鸣位置高且圆润明亮通透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优势:音色纯净、视唱较快、乐感较好、有表现力;问题:喉肌易紧、共鸣较弱、高音位置不稳定。【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准确演唱两拍的切分节奏;(2)打开喉咙与稳定喉头。内容:(1)切分音符中八分音符 X 和十六分音符 X 时值所在的强弱位置。(2)我们所要求的打开喉咙是指在歌唱发声时,口咽腔都能充分张开,使声音的通道畅通无阻,直达头腔,产生良好的头腔共鸣。解决措施:(1)歌唱时张开嘴巴,因为咽喉是声音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