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初中数学学科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方案初中数学学科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方案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一)研究的背景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评价内容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考察。2.评价标准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3.评价方式很少采用能体现评价新思想的质性评价手段与方法。4.评价主体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5.评价重心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这些问题与当前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不相符,也是对我国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极大阻碍,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影响着课改的进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他们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显然,学生评价成为评价改革的重要领域,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虽已出台“中小学评价及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而实施层面的学生评价还需要基层去开发研究。不少实验区引进了“档案袋”评定的方法,而在情感、态度及能力评价方面还没有科学易行的评价要素,我省关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日常普及型的模式也未形成。因此,开展新课程指导下的教育评价改革势在必行。基于以上状况,为更深层次探索和实践发展性评价工作,我们提出“中学数学学科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方案”。(二)研究的意义建立适于学校推行和运作的模式,探索学生评价的实施的操作层面上存在问题,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保障课改顺利进行。2/10二、研究的目标及内容(一)目标的定位此次课改倡导发展性评价,要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这种“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观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评价手段以及评价实践过程的转变。要建立新课程强调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好发展性学习评价研究目标的定位工作。1.以《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及《国家关于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