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三塔导游词讲解 云南崇圣寺三塔导游词 1 各位朋友,我们参观拥有云南第一大钟的建极钟楼后,沿着宽阔的通道,登上数十级台阶,就迈入了雄伟的雨铜观音殿。 雨铜观音铸于南诏中兴二年,即公元 899 年。传说当时大理崇圣寺有一位高僧曾宣誓终身募化铸一铜观音像,当铸到观音像的肩部时,所准备的铜已经用尽,正在万般无奈的时候,恰好此时天降铜雨,满地铜珠,,用来铸像,不多不少。于是取名为“雨铜观音”。雨铜观音像高 24 尺,与三塔和建极大钟,共为崇圣寺五大重器中最重要的三大重器之一。雨铜观音毁于十年革命,如今所看到的雨铜观音殿是在原址上扩大重建的,殿高 29.99 米,占地面积81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4384 平方米,是三塔文物景区的又一个重要景点,于 1999 年建成,是云南省迎接世博会的精品工程。现在重铸的观音像是根据清末遗存照片精心复制的,在雨铜观音与左右两边的四位观音【水月观音、阿嵯(cuo)耶观音、男身梵僧观音、负石观音】全都铸造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们登上雨铜观音殿二楼,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两幅稀世画卷,分别是《南诏国史图传》和《张胜温画梵像卷》。 《南诏国史图传》成画于公元 899 年,为南诏国官员张顺和王奉宗所绘,献给南诏国最后一个王:舜化贞。原画为纸本彩绘,长580.2 厘米,宽 31.5 厘米。画卷分为三个部分:巍山起因、祭铁柱、西饵河记,是讨论南诏历史、宗教、民俗的宝贵资料。 云南崇圣寺三塔导游词 2 大理是滇西高原上的一座漂亮的城市,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并且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大理古称叶榆,因五代时白蛮首领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国而得名。唐宋时,大理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大理的名胜有苍山、洱海、古城及蝴蝶泉,我们今日要游览的是崇圣寺三塔,它已成为大理旅游的标志。 崇圣寺概况 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北 1.5 公里处,东临洱海,西靠苍山应乐峰。 崇圣寺建成的时间为南诏国后期,为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时(824—859 年)所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到大理国时成为著名的皇家寺院。故崇圣寺有“佛都”之誉。 崇圣寺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所写的三塔寺和现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所提到的天龙寺。崇圣寺壮观的庙宇建筑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烧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崇圣寺中的“圣”指的是观音,大理地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