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讨论》读后感 怎样提高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讨论》读后感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读乌合之众这本书了,但读起来却仿佛是第一次读一般,不知是否可以理解为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之间互有裨益。也可以说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曾经听过一个讲座,有一个嘉宾说,当你花了三个小时坐在这里听讲座,但凡有一句话能让你觉得若有所思,这三个小时便是值得的。读书亦是如此,反复的去读一本书,但凡有一两句话能让人觉得醍醐灌顶,便是不虚此行了。 重读这本书,一方面是因为我目前正在做的讨论是社交媒体相关的课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此次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引发的诸多讨论。从疫情爆发,信息与舆论都呈现出数量巨大而繁杂的景象。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群体概念的事件,包括群体特征、群体思维、情感与道德观,以及其背后的群体的信念和意见,也可以延伸讨论群体领袖以及当代形势和媒体等话题。而从这些现象中我们可以思考关于人性,关于民族,关于群体的一系列的表征与内里,从而对于我们在投资中思考图表和数字背后的含义给与一些帮助。 以下将讨论一些具体的现象,并对应书中所谈,以帮助没有读过书的人更快的去了解这本书所讲。仅一家之言,如若需要更详实全面的理解,还是建议通读此书。 群体的特征中提到,群体中的人有两个共同的特点,首先是每一个人个性的消逝,其次是他们的感情与思想都在关注同一件事。看到这两句话的时候,我脑海里出现的并不是一个民族的群体,而是守在屏幕前的股民们,而这一点其实不分国界。在股市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关注着那一条线的走势,与其本身的身份、职业、学识等完全没有任何关联。专业与非专业决定了信息猎取的难易和信息读取的深浅,但从某种程度来说,不能完全决定最后的下注。疫情出现推迟开市之后真正开市的第一天,上证综指暴跌,三千五百家的跌停,且不说我们对经济到底悲观到什么程度,在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卖出的时候,群里中的个体已经失去了身为个体时的理性,即使不是交易所人头攒动的互相影响,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对每个人的内心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导致恐慌不断放大。而其实我们认真想想,每一次追涨杀跌,概莫如是。 在群体中,个人的异质性被群体的同质化影响甚至吞没,最终无意识品质决定了群体的智慧。这点我其实不是很赞同,但是很难否认的是,假如你是群体中的普通一员而并非群体领袖,即使你保持着理性,也无法影响群体的思维走势和倾向。很多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