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导学案(教师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作家的文学常识;了解书序特点;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2.学习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特殊文言句式;能够理解并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二.学习重难点:1. 重点:学习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特殊文言句式三.教学课时:2—3 课时知识链接:作家作品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是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背景探寻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晚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 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他们聚会时列在溪水两旁,把羽觞(一种轻便的酒杯)放在水上,顺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写不出诗的人,都要被罚酒,当天有二十多人赋诗,一共写了 37 首,编为一本诗集,即《兰亭集》。王羲之的序是当场写就的,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的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的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之风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风,书写了一篇情真意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在中国文学史上也享有崇高的声誉。他在写作本文时是即席挥毫,所书文稿也成为他最著名的书法作品,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文体知识基础积累一、字音辨识癸丑()会稽()()修禊()....清流激湍()流觞()游目骋怀()...二、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__悟通___晤___,面对面)三、一词多义1.临①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②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③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2.致①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情趣.② 专心致志极、尽.③ 听妇前致词表达、表述.④ 何意致不厚招来、招致.⑤ 无从致书以观获得.3.次①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夜篝火行军途中的驻地.③ 列坐其次旁边.4.修①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修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