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 《鸟岛》教学反思《鸟岛》这篇课文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课文在介绍鸟的有关知识的同时,还突出了人与鸟的朋友关系,意在让孩子们从小增强环保意识,懂得爱鸟、护鸟。根据课文的特点。我以朗诵作为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主线,充分发挥以读代讲的功能,制造性地把读和述、演、问、思、写等方式聚合交。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读自得、以读代答、以读带练的主体建构活动。 一、给学生创设愿读、乐读、会读的阅读情境 鸟儿对于小学生来说很熟悉,因为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对于有千千万万只鸟的鸟岛却是很陌生的。因此教学中,我以“读”为主轴,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愿读的情境。学习语文情感是基础,如何使这种情感和朗读统一起来呢?在教学第二自然时,挂图呈现鸟岛优美奇妙的画面,老师则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使学生的想象形成一个“情绪场”。此时,老师再引读,学生的情感则油然而生。这时的学生不仅愿读、爱读,而且能够从读中感受、体悟春天鸟岛漂亮而奇妙的景色,达到“可以意会的不言传”的教学目标。 二、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内化 对于学生来说,生活经验不丰富,生活体验更不全面。在教学中,往往遇到的重、难点不易解决。学生通过听觉、触觉、视觉等感官的协调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心理内化,才能更准确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内化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如我在教学第三自然段,多媒体出示了夏天鸟岛喧闹的情景。精致画面,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讨论的欲望,而且使学生对鸟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生反复朗读重点句,让学生在读读、议议中进一步体会夏天鸟岛喧闹的特点。从而把这些来鸟岛的信息转化为自己内在知识储备的部分。 三、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精妙 我们祖国的语言是世界上最丰富、表达最完整、最准确、最活泼的语言之一。学习语文,就是要让学生体味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猎取无穷的乐趣。课文第二小节写了春天鸟岛上的情景。文中“从远方飞来”、“筑巢安家”、“养育后代”等词句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没有人去碰一下”呈现了一种因果关联,教学时,我先设疑“鸟儿为什么要从远方飞到这里来筑巢安家、养育后代?”让学生结合文中的插图以及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来解疑,问题迎刃而解了,当然也更好地说明了鸟岛之所以闻名中外的原因。《鸟岛》这篇课文,用词精妙。如:“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