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一堂名著阅读课的诞生开学初,得知自己要上一节整本书的名著阅读课,内心惶惶不安,那时我连整本书阅读是什么还不知道,匆忙上网查资料,临时抱佛脚买了《书册阅读现场》和《名著导读课程化丛书》两本书,但是依旧如遇迷雾,摸不清方向。 后来教研员赵杨老师不辞辛苦亲自来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名著阅读研讨会,我这才了解了整本书阅读课基本课型分为推举导读课、过程指导课、成果展示课和复习重读课。我们教研组商量讨论后,确定以《骆驼祥子》为文本,由我来上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指导课,张丽娜老师上更有挑战难度的成果展示活动课。 课前准备 课型确定了,但是实施起来困难一箩筐。我的备课思路是,用激趣、指导、实践贯穿课堂,但首先得保证学生的充分阅读,毕竟这是一整本书,学生若不提前阅读,课堂效果可想而知。于是,我先给学生布置了自读和摘抄任务,然后自己又重新细读了整本书,从书上摘录了可以作为圈点批注示例的句子,查阅圈点批注资料,录制成微课,并制作了助学卡。 其中微课的制作花费了我大量的功夫,虽然准备了逐字稿,但是对着微课仪录制时,总是嘴打瓢。可谓是录课一分钟,练习一小时,准备一下午,构思一星期。起初我只录制了一段 5 分钟左右的微课,内容包括圈点释义、圈点符号示例、批注释义与分类举例、动手演示四部分,但是学生很难一下子记住这些内容,赵老师给我提建议,把微课再次分解,分为圈点、批注、演示三个小微课,每个微课 2 分钟左右,这样知识点短小集中,便于学生掌握。 课堂教学 经过一个月的反复打磨,我终于确定了这节公开课的基本流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三个:阅读检测,整体感知《骆驼祥子》故事内容;观看微课,掌握圈点批注的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圈点批注《骆驼祥子》片段,并沟通展示。同时围绕目标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环节一:开门见山,悦读激趣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阅读是一件愉悦的事,今日我们就以《骆驼祥子》为例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希望通过今日的学习,能让同学们学有所获、心有所悦。 环节二:阅读检测,整本书阅读 让学生完成 PPT 上的《骆驼祥子》思维导图填空 环节三:圈点批注,深化阅读 活动一:圈点 ① 观看圈点微课视频 思考:什么是圈点? 明确: “圈点批注”指的就是用一套固定的、具有意义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进行圈点勾画。圈点的过程,是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以促进理解,增强记忆,便于查检摘录,引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