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箍筋加密区和箍筋根数计算公式N=(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 +1 加密区长度怎么确定?我见过有这么一个公式 N=(-50/加密区间距)×2+(Ln—2×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50 非加密区长度=Ln—2×是这样吗 还是取梁净跨长的 1/3梁的箍筋设置加密区域主要为抵抗剪力,在梁端部剪力是较大的区域所以加密箍筋。在箍筋的设置上一般情况下在设计图纸中注明在梁端多长的区域设置加密钢筋,计算方法为由竖向承重结构的边缘向外 50mm 为第一个箍筋设置位置,然后用设计注明的长度减去 50 再除以箍筋间距加 1 即为现场实际所用箍筋的根据,但在注意是几肢箍筋。如在设计中未注明加密范围可根据施工手册中构造的箍筋加密区域进行计算,方法同上面一样。梁的加密区长度:一级抗震结构,为 2 倍梁高,500mm 二者取较大者;2-4 级抗震结构,为倍梁高,500mm 二者取较大者。 框架梁箍筋有加密区是因为在抗震设计中,对梁端有强剪弱弯的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以增强梁端部的抗剪能力,并起到约束端部纵向钢筋和混凝土的作用,而次梁不参加抗震计算,所以并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仅根据抗剪计算和最小配箍率进行配筋。砖混结构的梁要求同框架次梁,满足锚固长度即可。加密区长度=(500)取大值(算箍筋个数应每边-50), 非加密区长度=Ln—加密区长度梁柱相交时,柱头锚筋长度:取梁跨长的 1/3(梁为跨长较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