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 工作环境管理办法1 目的 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营造一个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使人、物、场所三者处于最佳状态,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影响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因素处于受控状态。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现场作业环境的控制。3 定义 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a)整理(SEIRI):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b)整顿(SEITON):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示。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c)清扫(SEISO):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洁净,保持工作场所洁净、亮丽的环境。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损害。d)清洁(SEIKETSU):维持上面 3S 成果。e)素养(SHITSUKE):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育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目的:培育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员精神。f)安全(SECURITY):重视全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定置管理:即将“物”(包括设备、物资、工具等等)放置到适当的、固定的位置的管理,它是“6S”活动的重要内容。4 职责 生产部主管负责作业环境的监督管理; 各生产车间及各职能部门负责对作业环境的控制; 各相关单位具体实施作业环境的控制; 总经办负责组织检查与考核作业环境的控制情况。5 控制程序 作业环境的控制要求 生产现场应保持洁净、照明充足,符合作业指导书和工艺文件中对作业环境的要求。 车间应确保通道的安全畅通,实行定置管理,进行必要的标识。 员工必须穿戴工作服和相关的劳动保护用品上岗,特别岗位员工上岗,还应佩戴上岗证。 危险源点要有醒目标记,作业时要注意安全。 作业环境的控制 作业环境控制的主要手段是“6S”管理和定置管理办法,公司提倡并积极开展“6S”活动以改善作业环境并持续下去,通过活动提高员工素养,达到从整体上提高企业之整体素养的目的。 定置管理 生产场合的人、物、场所三要素合理配置,使人、物、场所处于最佳的结合状态。根据人、物、场所三要素结合情况可分为三种状态:a)A 状态:“三要素”处于紧密结合状态;b)B 状态:“三要素”处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