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黑炮事件》观后感例文 看电影《黑炮事件》观后感例文 我还是喜爱看看八十年代的老电影,老电影总有生命和思想的存在,会让人入戏,去思考,去求索,现在的电影只有画面和影像,少有生命和思想。晚上我看了部老电影《黑炮事件》,说的是一个酷爱下棋的知识分子赵书信,因为在旅馆丢了一枚黑色的炮棋子,于是冒雨到邮电局去发了一封电报,托那边的朋友帮忙找这枚棋子。结果,因为电报上写着黑炮的字样,引起邮政工作人员的怀疑,暗中报警,赵书信的工作单位也配合调查,取消了他做德语技术翻译的工作,放逐到偏僻的修理厂去。为了应付德国专家的德国难题,单位外请了一个旅游翻译,在德语翻译方面总闹出笑话和难堪,有次把轴承认为是子弹,但是单位几次激烈开会,就是觉得赵有问题,不许他回到翻译的工作岗位,怀才不遇似乎是古往今来的通病。 文攻武卫熟悉的余波还没有消歇,说什么对知识分子的政策要信任,可结果还是猜忌和排挤,或许相轻便是我们的传统。赵书信原来就没有问题,却被恶意搞出了问题,就因为电报的敏感字,居然把赵的老底摸个遍,这看似乎没有直面的损害,可在一些人的心理,已经有了损害的手段,肯定有问题,意义等于认定了别人有罪。就在一份包裹寄到赵书信工厂的时候,一些人以为找到了通谍证据,不顾个人隐私和他人的尊严,居然卑鄙的拆开赵书信的包裹,不过是一枚黑炮棋子而已。这一切正好被赶来取包裹的赵书信看到,但是他只能选择隐忍,当自己走进教堂的时候,听着唱诗班的歌声,似乎只有这个地方才能获得心灵上的宁静,看着吃冰激凌的小孩,他真艳羡孩子,天真无邪,没有大人们的勾心斗角和是是非非。 赵书信的单位就是被一批七十年代过来的老顽固给把持了,不能与时俱进,又不敢接受新文明,却又是那般抱残守缺,冥顽不灵,他们除了把自己弄得高高在上,便是对别人不屑一顾,更不懂别人的内心。被管理层觉得一文不值的棋子,却是赵书信的的人生记忆,虽然买一副新的象棋也花不了多少钱,假如这象棋有特别的经历和故事呢,当然就很有价值了,对不会下棋的人而言,赵书信的一举一动都是不正常的,被当成是一个怪人。可就是这样大众视野里的怪人,却是把问题看的很深远的人,别人都在得过且过,日常也只能吃喝拉撒,事不关己的一概不问不想。虽然赵可以找出问题,却没有实权,根本无用武之地,意见说的再多也不会被接纳,需要他的时候就当牛马一样使唤,不需要的时候就朝一个地方肆意放逐,待人冷漠,互相推诿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