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读书随笔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有本名叫《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书,它的作者是戴蒙德建议大家也去读一读。戴蒙德在这本书里面就说,美洲大陆文明不发达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没有牛马这些大型的生畜,牵强能用的只有羊驼。见过羊驼的人都知道它的力量和一条狗差不多,别说耕地了,连人都载不动。所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真正意义,是帮美洲大陆引入了很多关键因素,打破了之前两个大陆内部系统的博弈平衡。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无论是一块大陆、一种文明、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公司,或者一所学校,因为掌握的资源和方法有限系统体内的博弈竞争好听的说法是找到平衡,不好听的说法是陷入困境。这个时候,假如继续调度大量的资源投入往往是没有用的,反倒是一些细小的外部因素,可能刚开始看微不足道,但只要它是原来系统没有的,倒有可能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去看一些事情视角就不一样了。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要跳出原来的问题钥匙不在锁上,就要到别处去找。有时侯是内部因素起了决定作用,但更大可能是外部因素是发酵剂,对于事物的变化起了决定作用。 跳出原来的逻辑,用上帝视角去审视,能看到不一样的因果关系。这让我想到了鲶鱼效应:渔夫在运输过程中引入鲶鱼来促使沙丁鱼不断游动,以保证沙丁鱼活着。记得“罗辑思维”中的罗振宇在《破局》一集中提到,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形成规则和规矩,而是为了破局而出,通过引入一些外部因素,打破已有的平衡,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万维钢老师所说“喜爱=熟悉+意外”,这个意外就是个神来之笔。在此之前罗振宇在《两只眼》也提到以某点“资源优势猎取特许权利”为第一只眼,以“创新延伸、嫁接”为第二只眼,活下来的可能性会大很多,很多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当然引进外来因素需要冒风险,也需要循序渐进,让机体能够逐渐适应,否则很有可能是一场灾难。在《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里就提到,欧洲人对美洲的征服中,病菌其实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当地土著对此根本不具有任何免疫力和抵抗力。 再比如,文艺复兴就是欧洲文明自身达到了一个平衡态,这个时候再引入阿拉伯人保留下来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因素,一下子就点燃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再比如,著名的新浪公司,原来在三大门户网站当中已经做得最好了但是困境也很明显,假如持续在门户上投入资源,只会在原有路径中越陷越深,这个时候美国的 Twitter 模式给了他们启发,新浪推出了微博,公司重获新生。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