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支持三农进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金融机构支持三农进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运作不断强化,对其县级机构的布局不断收缩和信贷权限不断上收,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机构对农村经济进展支持的色彩逐步弱化。对我县农村经济进展及农业生产进展支持的重担落在了农村信用社一家身上。我县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加上农村信用社本身先天和历史积累存在的问题,造成了对农村经济进展的支持不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展。 一、基本情况 1、x 县情。x 县地处黄河岸边,境内交通不便,矿藏贫泛,工业较为落后,是个传统的山区农业生产小县,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农业人口 5 万多人,占总人口的 85。据统计,20xx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196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000 元,财政收入 800 万元。 2、xx 县金融机构格局现状。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x 县建行、工行都相继撤并,农发行降格为信贷组,目前只有人民银行 x 县支行、农业银行 x 县支行、8 家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邮政储蓄及保险代办所等金融机构。其中农行和信用社这两家金融机构从业人员144 人;截止 20xx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15062 万元,各项贷款余额 15599 万元。其中,农业贷款 10990 万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 70。 二、金融机构支持三农进展情况 总体来看,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农业贷款额度呈逐年增长态势。平均增幅 10。有的年份增加较快,有的.年份增加较为缓慢,农业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也呈逐年加大的趋势。其中农村信用社落农业贷款余额为 5038 万元,占到全部农业贷款的 46。 三、我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 1、农业生产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主要还是靠天吃饭,稳产、高产田较少。20xx 年开始 x 县连续三年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农业欠收,农民收入呈极不稳定 2、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我县处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范围内,使农民的耕地更少,近年来,农民的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而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常有托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发生,使农民成为受害者。 3、农民取得贷款难。一是从银行信贷资金来源来看,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储蓄存款,x 县整体经济进展落后,商业银行存款组织难度很大。二是从银行信贷投向和规模分析来看,商业银行市场化运营行为加大,追求利润最大化行为导致农行放贷比以前更为为期不谨慎。公靠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再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