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突击花钱”现象浅谈预算机制

从“突击花钱”现象浅谈预算机制_第1页
1/3
从“突击花钱”现象浅谈预算机制_第2页
2/3
从“突击花钱”现象浅谈预算机制_第3页
3/3
论文论文题目:从“突击花钱”现象浅谈预算机制作者姓名 王倩 指导老师 阮明烽老师 学科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 所在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 提交日期:2024 年 1 月 9 日摘要:临近年末,“年底突击花钱”的争议又开始响起。连着好几年出现这种现象,我们不得不思考源头在哪里。事实也证明,这种现象的消极影响存在很多,这也反映了我国的年度预算机制存在很多的弊端。那么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改革预算机制和加大监管力度来避开减轻这个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突击花钱,预算机制改革,腐败(现象)据财政部 12 月 11 号发布的财政收支数据显示,今年的前 11 个月,全国各级财政支出为 12。6 万亿元,仅为 2024 年财政预算的 82.5%。这就意味着,在最后一个月各级财政部门需要完成近 2.7 万亿元的支出。临近年末,关于财政部门年底“突击花钱”的质疑声再次响起。其实这个现象早就不是一个新奇事了,据资料显示,2024—2024 年,当年前 10 个月全国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比例分别为65。44%,72。15%,77.39%,74。61%,73.81%,74.2%。在现行的年度预算机制下,政府为了完成年度预算,不得不在年底大手脚花钱。而这些钱中有些是预算内的,有些却是为了达到预算值或者是其他目的而“凑数”的,这也体现了我国目前年度预算体制的弊端。那么,违规的这部分预算,他们到底用到那里去了呢?(影响)年末有部分的支出存在买贵不买对,假公济私的现象。其实 12 月份的固定支出与其他月份没什么不一样,都是一些固定支出的项目.可实际中,年末留存了大量的资金,短时间内大量花钱的压力大,有些部门为了完成下拨的预算,完成预算进度,难免会出现铺张浪费,政府买东西买高不买好的现象。这也造成了行政机关的资金漏洞,有些人利用次机会假公济私,开“小金库”,使得大部分的资金进入了自己的口袋,滋长了腐败。其次,年底突击花钱部分采纳虚列支出的方式形成了留存的资金.年底突击花钱很大一部分都是虚列行为,并未真正的完成拨款,而这些钱大部分要到第二年的第一季度才会陆续拨出。这也就造成了账实不符,政府手里把持大量的存款。这种现象明显是不合理的,而且会滋生出很多的问题.那么,我们又要问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政府连续多年存在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呢? (原因)首先,我国的财政预算的编制时间大多为每年的 8 月或 9 月,很是仓促,编制比较粗略,不够细致,导致工作展开是遇到很多预料的因素或者还需要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从“突击花钱”现象浅谈预算机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