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项目管理立项申请书项目名称:实施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 申 报 人 所在科室:普外科 (普外一二三区)、胸外科 申报日期: 2024 年 3 月 6 日 项目名称建立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选 题理由在传统的伤口治疗模式中,伤口治疗的主体是医生(即由医生更换伤口敷料),由于医生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手术室且诊疗工作量大,每天进行伤口治疗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很多时候伤口换药的工作由新毕业医生及实习生完成,常常缺乏对伤口的动态评估及管理,从而影响伤口愈合质量,这样的传统模式与患者的需求矛盾日益凸显[1]。护士处理伤口,虽然较之医生更加细致且伤口评估的动态性强,但是由于某些专科知识的相对不足,常导致对患者的评估不够完善,并且很多疑难伤口的治疗时,常常是需要多学科的知识,需要医生的加入.随着我国伤口治疗专业的不断进展,先后涌现出多种伤口治疗工作模式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① 护理部直接领导的伤口治疗工作模式,以形成医院整体运作的工作方式 ;② 挂靠在某一专科下的伤口治疗工作模式,该模式在专科医院比较普遍 ;③ 以门诊换药治疗中心为主的伤口治疗工作模式[ 2-4]。每个模式都有其自己的特色,也为临床伤口治疗模式的进一步探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这些模式对于伤口治疗过程中医护之间工作的职责并没有明确划分,很多时候常常是着重关注护士在伤口治疗中的作用。事实上伤口治疗并不是简单的更换敷料,伤口治疗也绝不仅仅是伤口局部的处理,更多的时候,伤口治疗需要考虑全身综合情况,包括患者的营养状况、合并疾病等情况,这势必要求医护之间要精诚合作,才能全面、系统地评估患者全身及伤口局部情况,从而制定科学、可行的伤口治疗计划,共同促进伤口愈合 。医护合作被认为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多项讨论显示,有效的沟通沟通和良好的医护合作增进照护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及改善病人的临床转归[5]。医护一体化,正是通过突出新型“医护合作”的作用,强调医生与护士之间优缺互补,护士动态地评估和管理伤口,医生应用其扎实的医学知识,积极发挥在疑难伤口处理中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协调,减少了伤口治疗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各自职责、精力有限等原因等造成的治疗空隙,从而做到系统、全面、法律规范的管理伤口,促进伤口的愈合.在医护一体化伤口治疗模式下,医生和护士对伤口情况共同进行评估,根据伤口的疑难程度划分 ,一般的手术清洁切口及轻度的感染伤口由伤口护士进行处理,疑难慢...